2017 级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rainoffallingstar 于 2018-05-23 发布

2017 级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绪论和运动系统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的形态学范畴。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是让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 2.(掌握)解剖学常用术语: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方位术语:上、下(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3.(重点)*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4.(了解)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的组成:由骨(bone)、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借关节连接构成人体支架——骨骼,起着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和运动等作用。在运动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joint/articulation)为运动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5.(掌握)骨的构造和化学成分 ⊙骨质 构造:由骨组织构成,分为密质和松质两种,是骨的主要成分。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分布于骨的表面。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不同形态的骨其密质和松质的配布不同。长骨的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形成厚的骨管壁,中有骨髓腔。长骨的两端和短骨的表面也有一薄层密质,其内部则为松质。 成分:主要有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脱钙骨(去无机质)、煅烧骨(去有机质)。 青枝骨折: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1/2,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骨折。 板障: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为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特称板障,内有板障静脉经过。 ⊙骨膜(periosteum) 构成:紧贴在骨表面的纤维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含有致密的胶原纤维,内层含有不同功能的骨细胞。 功能:骨膜具有保护、营养、再生和感觉等的功能,对骨折的愈合和形成新骨有重要作用。 ⊙骨髓(bone marrow)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的海绵状组织。 (1)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腔,成人的骨松质腔隙。 (2)黄骨髓:成人,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脂肪组织(即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3)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黄骨髓转为红骨髓造血。 6.(掌握)骨的分类: ◐长骨 形态: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骨干)中有空腔,称骨髓腔。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骺相邻部分称干骺端。 骺软骨:幼年时干骺端为软骨称为骺软骨,成年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短骨:呈立方状,具弹性,耐压,多成群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体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

  1.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8.(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见《人体解剖学实践(上册)》P4) (1)颈椎(cervical vertebrae):椎体最小,椭圆形,椎孔大,三角形。椎体钩、横突孔(椎动、静脉通过)、棘突末端分叉。第2-6颈椎棘突分叉,第7颈椎横突孔只有椎静脉通过,无椎动脉通过;颈椎的最主要特征是横突有横突孔 椎体钩若与上位椎体的前后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 ①寰椎(第 1 颈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有齿突凹 ②枢椎(第 2 颈椎):齿突 ③隆椎(第 7 颈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可触,作为计数椎骨序数标志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 特征性结构: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椎体呈心形,椎孔小,近圆形。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3)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大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或卵圆形。最主要特征是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椎管穿刺术。 (4)骶骨(sacrum)和尾骨(coccyx):骶骨由 5 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 骶管下端为骶管裂孔,体表可触摸骶角,作为骶管裂孔定位和骶管麻醉的标志。

  1. (重点)*胸骨角: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该角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是计数肋的标志。向后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 10.上肢骨: (1)肩胛骨(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喙突、三缘、三角) ◇三缘:上缘、内侧缘(脊柱缘)、外侧缘(腋缘) ◇三角:上角位于第 2 肋后面,下角平对第 7 肋,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的梨形浅窝即关节盂。 在体表可触及的有(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内侧缘和喙突) (2)肱骨(肱骨头、外科颈【上端同体交界处称外科颈,易发生骨折】、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肱骨内上髁、尺神经沟),鹰嘴窝 在体表可触及的有(肱骨大结节、内、外上髁) (3)桡骨(桡骨头、颈、桡骨粗隆) 在体表可触及的有(桡骨茎突、桡骨头) (4)尺骨(鹰嘴、滑车切迹、冠突、尺骨头) 在体表可触及的有(鹰嘴、后缘全长、尺骨头、和尺骨茎突)。 (5)手骨:桡侧向尺侧记忆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11.(掌握)下肢骨:

髋骨(髂骨、耻骨、坐骨、髋臼、闭孔、髂嵴、髂前及髂后上棘、耻骨结节、坐骨切迹) 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组成骨盆。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三者组成会合于髋臼16岁左右融合 可触的有(髂嵴、髂结节、髂前、后上棘、坐骨结节(坐骨的最底部)、耻骨结节、耻骨嵴) 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小转子、股骨内、外侧髁), 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 可触的有(大转子、内侧髁、外侧髁、内上、外上髁、收肌结节) 胫骨(内、外侧髁、内踝)位于小腿内侧 可触的有(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腓骨头、外踝)。 可触的有(腓骨头、外踝) 第5跖骨底向后突出称作第5跖骨粗隆可在体表扪到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可在体表扪到。 12.脑颅各骨的名称、位置和大体形态。 (1)额骨:位于颅的最前上部,分额鳞、眶部和鼻部三部分,额鳞眉弓的深面有额窦。 (2)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前下部有枕骨大孔,将枕骨分为基底部、枕鳞和两侧部。枕骨外面可见枕外隆凸和枕髁,内面见“十”字形隆起交汇于枕内隆凸。 (3)蝶骨:位于颅底中央。外形酷似蝴蝶,分大翼、小翼、体和翼突四部分。体内有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体上面可见垂窝等。小翼从体的前上份发出,呈三角形,与体的交界处有视神经管。大翼由体两侧向外上方发出,分大脑面、眶面和颞面,根部由前向后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大翼与小翼之间的裂隙为眶上裂。翼突分为内侧板和外侧板,根部有一矢状方向的细管,称翼管,向前通入翼腭窝。 (4)筛骨: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呈“巾”字形,最脆弱的含气骨 (5)顶骨:位于颅顶。成对,四边形扁骨,外凸内凹,略似瓦片。 (6)颞骨:成对,分鳞部、鼓部和岩部三部分。

  1. 面颅各骨名称、下颌骨和上颌骨主要形态结构。 (1)面颅骨共 15 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与腭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与舌骨。 (2)下颌骨:为面颅骨最大者,分一体两支。体表可扪及的有下颌角、下颌底、颏隆凸 (3)上颌骨:成对,包括一体(上颌体)四突(额突、颧突、腭突和牙槽突)。 ●记忆口诀:额筛蝶枕双顶颞,鼻颧泪腭接颅底。上颌披甲连下颌,舌骨离群犁成隔。
  2. 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高低不平,有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呈阶梯状。 与神经血管有关的孔裂:筛孔、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内耳门、颈静脉孔、视神经管、舌下神经管内口 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垂体窝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鞍背两侧脚向上突起为后床突 15. 翼点概念及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 (1)(重点)*翼点(pterion):为颞窝前下份额、顶、颞和蝶骨四骨会合处形成H形的缝的薄弱区,外伤时易于骨折,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折时常造成动脉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临床X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受到外伤暴力时易引发颅内大出血 (2)颞下窝是上颌骨体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向上与颞窝通连。窝前壁为上颌骨体和颧骨,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外侧壁为下颌支,下壁与后壁空缺。此窝向上借卵圆孔与棘孔通颅中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侧借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3)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狭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经过。此窝向外侧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侧借腭骨与蝶骨围成的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继经腭大孔通口腔。 16.(重点) *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名称 位置 开口

额窦 额骨内 中鼻道(的筛漏斗)

筛窦 筛骨迷路内 前中组—中鼻道、后组—上鼻道

蝶窦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上颌窦 上颌骨体内 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1. (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 。

脑颅比面颅大得多。新生儿面颅占全颅1/8,而成人为1/4; 骨与骨的间隙被结缔组织封闭,称为颅囟。 前囟:冠状缝和矢状缝会合处,呈菱形,一般出生后 1~2 岁闭合;后囟:矢状缝和人字缝会合处,呈三角形,生后6个月时闭合。其余各囟(如乳突囟)生后不久即可闭合。

关节学 骨连接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关节)。直接连结包括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直接连接的特点是1、骨与骨之间没有间隙2、较牢固不活动或少许活动 纤维连结分为韧带连结和缝连结。
软骨连结包括透明软骨结合(暂时性软骨连接)和纤维软骨结合(永久性软骨连接)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重点) ①关节面:构成关节的各相关骨的接触面,凸者称关节头,凹者称关节窝。关节面上终生被覆关节软骨(大部分是透明软骨)功能:使关节面更光滑,减小摩擦,吸收震荡。 ②关节囊:外层为纤维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其某些部分增厚形成韧带,可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的过度运动; 内层为滑膜由薄而柔润的疏松结缔组织膜构成,可分泌滑液,利于减轻关节的摩擦和营养关节软骨。 ③关节腔:腔内呈负压,密闭腔隙,有少量浆液。维持关节稳定。 (2)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① 关节盘: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减少外力对关节的冲击和震荡,加强活动灵活性。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分。 典型——半月板 含有关节盘的有:【胸锁关节、颞下颌关节、手腕关节、膝关节】 ②关节唇:附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关节的稳固性。【肩关节、髋关节】 ③滑膜襞: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 滑膜囊:减少肌肉活动时骨面之间的摩擦 (3)关节的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转、环转。 19.脊柱的组成(含椎间盘的概念)和生理性弯曲; (1)脊柱(vertebral column)的构成:由 24 块椎骨、1 块骶骨和 1 块尾骨借骨连结连结而成。 (2)功能: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容纳脏器及脊髓和进行各种运动的功能。 (3)生理性弯曲:从脊柱侧面观,脊柱呈“S”形,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4 个生理弯曲。颈曲(婴儿抬头时出现)、腰曲(婴儿坐立时出现)凸向前,胸曲(胚胎时发育)、骶曲(胚胎时 发育)凸向后。 (4)椎骨间的连结 ①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中央部为白色而质较软的髓核,周围部为多层以同心圆排列的纤维环。它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椎间盘的厚度:腰椎>颈椎>胸椎 前、后纵韧带 ②椎弓间的连结 连于棘突尖端纵行的棘上韧带 连于两棘突之间较短的棘间韧带 连于相邻两椎弓板之间的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接相邻两个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1. 胸廓(补充:肋间隙和胸骨下角的概念) 胸廓(thoracic cage)由 12 个胸椎、12 对肋、1 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组成。胸廓上口较小, 向前下方倾斜,由第 1 胸椎椎体、第 1 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下口宽而不整齐, 由第 12 胸椎、第 11 肋、第 12 肋、左右肋弓和剑突围成。第 8、9、10 对肋骨前端依次与上位肋 软骨相连,形成肋弓。两侧肋弓在前正中线相接,构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相邻两肋之间的间 隙称肋间隙。胸廓除保护、支持的功能外,主要参与呼吸运动。 骨盆(pelvis) (1)构成:由左右髋骨、骶骨、尾骨借韧带连接而成,借界线分为大小骨盆。 (2)界线:由骶骨岬向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借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又称作假骨盆(参与腹部的构成),和下方的小骨盆由称做真骨盆 ♂男性骨盆窄而长,上口为心形,下口窄小。 ♀女性骨盆的骨比男性光滑,上口近似圆形,盆腔浅呈圆柱状,容积大,下口前、后径和横径均 较宽。 22.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1)肩关节(shoulder joint) 构成: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 特点:①关节囊薄而松弛;2、囊内 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唯一一个有肌腱穿过的关节)3、关节囊的前、上、后壁有肌腱编入加强,下壁较薄弱4、无关节盘5、有关节唇(盂唇) 运动:屈和伸、展和收、旋转、环转 PS: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PS:肩关节最易向下脱位的原因:1、关节头大但是关节窝小2、关节囊薄而松弛3、灵活性大于稳定性4、前上后均有肌肉或者韧带保护 2)肘关节(elbow joint)全身唯一的复合关节
    构成: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 包括: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的关节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特点:①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②关节囊两侧有韧带(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加强 3、常向后脱位 (3)腕关节(wrist joint) 构成: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桡骨、尺骨关节盘 特点:①为椭圆关节;②关节囊松驰,四周有韧带加强 运动:屈、伸、展、收及环转 4)髋关节(hip joint)
    构成:髋臼、股骨头 特点:①髋臼周缘有髋臼唇加深关节深度;②关节囊厚而致密,周围有韧带加强(髂股韧带、耻骨韧带、坐股韧带、轮匝带),下壁薄弱;③囊 下端前面附着于转子间线,后面包绕股骨颈内 2/3;④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屈和伸、展和收、旋内、旋外、环转 Ps;;与肩关节对比1、头小窝深2、关节囊厚而紧实3、稳定性大于灵活性4、不脱位 5)膝关节(knee joint)
    构成:股骨下端、髌骨、胫骨上端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特点:①关节囊薄而松弛(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凸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堆翼状襞;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髌上囊),周围有韧带加强(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腘斜韧带); ②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分别防止胫骨前、后移位;有关节盘;滑液囊在髌韧带和胫骨上端之间形成髌下深囊 ③囊内有内外侧半月板(meniscus) (PS:两个半月板的共同点是:中央薄外侧厚、上凹下平;不同点是:外侧半月板与韧带结合松内侧半月板与韧带结合紧密) 运动:屈和伸;半屈位时可轻微做旋内旋外 6)踝关节(ankle joint)
    构成:胫、腓骨和距骨滑车 特点: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 运动:背屈和跖屈、内翻和外翻 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构成:下颌头、下颌窝和关节结节 特点:关节软骨为纤维软骨;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关节囊薄而松弛;外侧有韧带;无关节唇。 运动:张口下降并伴有向前运动,闭口上提 (8)跗横关节:由跟骰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构成称Chopart关节 (9)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 23.体表重要的骨性标志。(重点) (1)躯干骨骨性标志:胸骨角、颈静脉切迹、肋弓、剑突、第 7 颈椎棘突、所有胸腰椎棘突、骶角 (2)颅骨骨性标志:眶上缘、眉弓、颧弓、颏隆凸、下颌角、下颌底、下颌骨髁突、乳突、枕外隆凸、外耳门(舌骨大角、舌骨体) (3)上肢骨骨性标志:锁骨、肩胛冈、肩胛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肩胛骨内侧缘、肩胛骨喙突、肱骨大结节、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茎突、尺骨头、尺骨后缘全长、尺骨鹰嘴、桡骨头、桡骨茎突、豌豆骨 (4)下肢骨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耻骨嵴、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股骨收肌结节、胫骨粗隆、胫骨内侧踝、胫骨外侧踝、胫骨内踝、腓骨头、腓骨外踝、跟骨结节、第五跖骨粗隆,舟骨粗隆

肌学 一、总论 (1)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滑膜囊,腱鞘,籽骨。 二、头肌(面肌、咀嚼肌) (一) 面肌(表情肌) 扁薄的皮肌,位置表浅,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头面部的皮肤 1、颅顶肌(薄而宽阔) (1)额肌:提眉,下牵皮肤 (2)枕肌:后牵头皮 2、眼轮匝肌(椭圆形扁肌):闭合眼裂 3、口周围肌(辐射状肌及环形肌) (1)口轮匝肌:闭合口裂 (2)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肌:提口角与上唇 (3)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降口角与下唇 (4)颊肌: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牵口角向外 4、鼻肌(几块扁薄小肌) (二) 咀嚼肌(4对、颞下颌关节周围)(名称、作用) 1、咬肌(长方形扁肌) :上提下颌(闭口) 2、颞肌:作用同咬肌 3、翼内肌:作用同咬肌 4、翼外肌:双侧收缩拉下颌头向前(张口);单侧收缩拉下颌向对侧 三、颈肌 (一) 颈浅肌、颈外侧肌 1、颈阔肌:拉口角及下颌骨向下 2、 胸锁乳突肌(重点):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作用: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一侧病变使肌挛缩时,可引起斜颈 (二) 颈前肌 1、舌骨上肌群 (1)二腹肌:降下颌骨、上提舌骨 (2)下颌舌骨肌:上提舌骨 (3)茎突舌骨肌:上提舌骨 (4)颏舌骨肌: 上提舌骨 2、舌骨下肌群 (1)肩胛舌骨肌(细长带状肌):下降舌骨 (2)胸骨舌骨肌(薄片带状肌):下降舌骨 (3)胸骨甲状肌:下降舌骨 (4)甲状舌骨肌:下降舌骨 (三)颈深肌(了解) (1)外侧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2)内侧群:头长肌、颈长肌等,合称椎前肌 *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的三角形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四)颈部筋膜(不作要求) 四、躯干肌(背肌、胸肌、膈、腹肌、会阴肌) (一)背肌 1、背浅肌

(1)斜方肌(重点):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的外侧1/3部、肩峰、肩胛冈。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2)背阔肌(重点)(全身最大的扁肌):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使肩关节后收、内收及旋内。 (3)肩胛提肌:上提肩胛骨 (4)菱形肌(扁肌):上提和内牵肩胛骨 2、背深肌 (1)竖脊肌(重点):起自骶骨背面、髂嵴后部、下位椎骨的棘突、横突及肋骨,止于上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及枕骨,可达颞骨乳突。双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2)夹肌: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腰部明显增厚 (二)胸肌 1、胸上肢肌 (1)胸大肌: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内收、旋内及屈肩关节 (2)胸小肌:拉肩胛骨向下 (3)前锯肌(重点):起自第1-8或9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及下角。拉肩胛骨向前。 2、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提肋助吸气 (2)肋间内肌:降肋助呼气 (3)胸横肌:拉肋骨向下助呼气 (三)膈肌(重点) 1、构成可分为三部:胸骨部起自剑突的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肌脚起自上位2~3个腰椎,并起自腰大肌表面的腱性组织。 2、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呈穹窿形,隆凸的上面朝向胸腔,凹陷的下面朝向腹腔。 3、作用协助呼吸。 膈肌收缩时,膈肌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膈肌舒张时,膈肌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试述膈的三个裂孔名称、位置和穿经的结构。(重点) 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膈脚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在第10胸椎水平,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在第8胸椎水平,食管裂孔的右前方,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肌的起点之间通常留有三角形小区为薄弱区。胸骨部和肋部起点之间的称胸肋三角,肋部与腰部之间的称腰肋三角 (四)腹肌 1、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肌纤维斜向下) (2)腹内斜肌(肌束向前上方延续为腱膜) (3)腹横肌(肌束横行向前延续为腱膜) (4)腹直肌 *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前外侧壁3块扁肌的腱膜构成。该鞘分为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的腱膜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形成一凸向上的弓状线,此线以下腹直肌的后面与腹横筋膜相贴。 *白线:为腹前壁正中线上的条状腱性结构,由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的腱膜在中线交织而成。白线上端附于胸骨剑突,下端附于耻骨联合,上宽下窄自脐以下变窄呈线状。坚韧而少血管,常作为腹部手术的入路。 2、后群 (1)腰大肌 (2)腰方肌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连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作腹股沟韧带 *联合腱:又称腹股沟镰,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部肌束弓形跨过精索(男性)或子宫圆韧带(女性)后汇合形成的腱性结构,止于耻骨梳,具有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作用。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肌和腱之间的一条裂隙。前壁是腹外斜肌的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其中外口为腹股沟浅(皮下)环,内口为腹股沟管深(腹)环。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又称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 上肢肌: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上肢带肌 三角肌:起自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使使肩关节前屈、旋内,后部肌束收缩使肩关节后伸和旋外。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肩胛下肌 若三角肌瘫痪,可导致“方肩”。 臂肌: (1)前群: 1)肱二头肌:位置: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桡骨粗隆。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后,协助屈肩关节。 2)喙肱肌,肱肌。 (2)后群: 1)肱三头肌:位置: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外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止于尺骨鹰嘴。伸肘关节、协助肩关节后伸及内收。 2)肘肌。 前臂肌 手肌 下肢肌:分为 髋肌(了解即可),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前群 髂腰肌 2)阔筋膜张肌,主要作用为屈髋关节。 后群 臀大肌:位置: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伸、外旋髋关节。 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闭孔外肌 大腿肌 (1)前群 1)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主要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位置:股四头肌以4个头起始,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位于股骨内侧,起自股骨粗线的内侧唇,股外侧肌位于股骨外侧,起自股骨粗线的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继而向下延伸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形成结构:股四头肌腱向下形成髌韧带。包裹髌骨。 功能:伸膝关节、股直肌还能屈髋关节。 (2)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 (3)后群 1)股二头肌:位置:位于大腿肌后群、股后部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屈膝关节、伸髋关节、使膝关节旋外。 2)半腱肌,半膜肌。 3、小腿肌 (1)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2)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 浅层: 1)小腿三头肌:位置:小腿三头肌分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其中腓肠肌内侧头起于股骨内上髁,外侧头起于股骨外上髁,比目鱼肌起于胫、腓骨上端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止于跟骨结节。功能:屈膝关节和踝关节、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跖肌 深层:腘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 足肌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胸锁乳突肌 胸骨柄、锁骨的内侧端 颞骨乳突 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向后仰

斜方肌 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第7颈椎、全部胸椎的棘突 锁骨的外侧1/3部、肩峰、肩胛冈 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背阔肌(重点) (全身最大的扁肌) 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 以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使肩关节后收、内收及旋内

竖脊肌(重点) 骶骨背面、髂嵴后部 上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及枕骨 伸脊柱、仰头

胸大肌(重点) (扇形) 锁骨内侧半、胸骨 第1-6肋软骨 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内收、旋内及屈肩关节

前锯肌(重点) 第1-8或9肋骨 肩胛骨的内侧缘及下角 拉肩胛骨向前

三角肌

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使使肩关节前屈、旋内,后部肌束收缩使肩关节后伸和旋外。

肱二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突 桡骨粗隆 屈肘关节,是前臂旋后

肱三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 尺骨鹰嘴 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及内收

臀大肌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伸、外旋髋关节

缝匠肌 髂前上棘 胫骨上端内侧面 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消化系统

1. (重点)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pharynx)、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duodenum)、空肠(jejunum)、回肠(ileum))和大肠(盲肠(caecum)、阑尾、结肠、直肠、肛管(anal canal))【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 PS:整个消化管的几处狭窄:咽峡、食管起始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食管穿食管 隔处、幽门瓣、回盲瓣、肛门。

  1. (了解)口腔的分部及界域。 (1)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借上、下牙弓和牙龈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上、下唇和颊与上、下牙弓和牙龈之间的狭窄空隙)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位于上、下牙弓和牙龈所围成的空间)。 - (2)口腔分为 4壁:前壁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 3.(掌握)腭(palate)分隔鼻腔和口腔,包括前 2/3 的硬腭及后 1/3 的软腭。腭帆为软腭后份斜向下的部分,腭垂(悬雍垂)为腭帆后缘中部垂向下方的突起。自腭帆向两侧延伸两条黏膜皱襞,前面的称腭舌弓,后面的称腭咽弓,二者之间的隐窝称扁桃体窝,腭扁桃体位于其间。(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它是口腔与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PS:鼻唇沟:在上唇的外面两侧与颊部交界处,各有一浅沟称鼻唇沟。
  2. (掌握)舌(tongue)的分部:以界沟(在舌背向前以V字型开放的沟)为界其尖端有一个小凹称舌盲孔,分为舌体(前三分之二)和舌根(后三分之一)。 舌乳头的分类: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小儿较清楚)和轮廓乳头(除丝状乳头外,其他舌乳头均含有味蕾)。 PS:舌系带:舌下面黏膜在舌的正中线形成一向下连接口腔底前部的纵形黏膜皱襞,如果过短可影响舌的运动。
  3. (了解)颏(kē)舌肌的起止和作用:颏舌肌起自下颌体后面的颏棘,止于舌正中线两侧。两侧颏舌肌 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如果一侧颏舌肌瘫痪,当让病人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
  4. (掌握)三对大唾液腺(salivary glands)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腮腺 (最大) parotid gland 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

位置 外耳道前下方和下颌后窝内

下颌下三角内

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

腺管开口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处的颊粘膜 舌下阜(舌系带 根部两侧的小 黏膜隆起) 大管:舌下阜 小管: 舌下襞黏膜

  1. (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牙的附属结构、乳牙和恒牙的萌出及排列方式。 (课本 P77图 5-5 下颌切牙矢状切面) (1)牙的形态和构造:牙可分为牙冠(暴露于口腔,露出牙龈以外的部分)、牙根(嵌 入牙槽内 的部分)、牙颈(牙冠和牙根之间的部分,被牙龈包绕)3部分。 (2)牙组织: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 (牙釉质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 (3)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龈和牙周膜对牙起保护支持和固定作用。 (4)乳牙和恒牙的萌出及排列方式: 乳牙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3岁左右出齐,6岁左右开始更换。 上、下颌左右各5个,共计20个。分别称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 二乳磨牙。 恒牙约在第 6~7 岁时萌出第一磨牙,至 12~~14岁其他恒牙逐渐萌出替换全部乳牙,仅第三磨牙要迟至 28岁或更晚才萌出,因该牙通常在青春期萌出,所以也称智牙。上、下颌左右各 8 个,共计 32 个。分别称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 牙、 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2. (掌握)咽分三部、各部的交通、咽隐窝的概念。 PS:咽(pharynx)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的前方,上起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的高度连于食管。(咽是消化管上端扩大的部分,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1)咽峡的构成: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和咽之间的 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 (2)咽的分部:咽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软腭水平以上为鼻咽、会厌水平以下为 喉咽,中段为口咽。口咽和喉咽两部分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1)鼻咽:位于鼻腔后方,上达颅底,下至腭帆游离缘平面续口咽部,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鼻咽部上壁后部的黏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2)口咽:位于腭帆游离缘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上续鼻咽部,下通喉咽 部。 3)喉咽:上起会厌上缘平面,下至第 6 颈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向前经喉口通喉腔。 PS:喉口两侧各有一深窝,称梨状隐窝,为异物常滞留之处。 与咽相交通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喉腔和食管,并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 (3)咽隐窝的概念: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称咽隐窝。是鼻咽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 (咽鼓管咽口:鼻咽部的两侧壁上,位于下鼻甲后方的1cm处,有左右各一的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咽口的上、后方有一弧形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它是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4)腭扁桃体位置和形态:腭扁桃体位于口咽侧壁上扁桃体窝内,呈椭圆形,表面覆以黏膜,并有许多深陷小凹称扁桃体小窝。 (5)咽淋巴环: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功能。 10.食管(esophagus)的位置和生理性狭窄。 (1)位置:食管上端在第 6 颈椎下缘与咽相接,穿过胸腔,下端在第 10 胸椎水平穿膈肌进入腹腔,约平第11胸椎体高度与胃的贲门相接。 (2)分部:颈部、胸部(最长)和腹部(最短)。 (3)(重点)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食管起始处,约第6颈椎体下缘(距上颌中切牙约15cm);第二、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上颌中切牙约25cm);第三、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上颌中切牙约 40cm)。(这些狭窄处常是食管内异物容易滞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当进行食管内插管时,要注意不要擦伤狭窄处的管壁)牢记15+25=40以便记忆三个生理性狭窄 (食管癌常见于第二狭窄,第二狭窄最高)(这些狭窄处可以防止反流)
  3. (重点)胃(stomach)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胃分为两门、两弯、两壁、四部 (课本 P82 图 5-16 胃的形态和分部) (1)形态:胃在完全空虚是称略呈管状,高度充盈是呈球囊形,有两壁,分别为前壁与后壁;有两缘,上缘较短为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弯度明显折转处称角切迹),下缘较长为胃大弯(凸向左下方)(胃大弯的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有两口,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 (幽门处的黏膜形成的环形皱襞称幽门瓣,突向十二指肠腔内) (2)分部: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胃窦),幽门部又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PS:幽门窦通常位于胃的最底部,幽门管长约 2~3cm。胃溃疡和胃癌多发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 处。 位置: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体右侧 容量:新生儿:30ml 儿童;300ml 成人:1000~3000ml 胃壁肌层的中层的环形肌在幽门处较厚称幽门括约肌,幽门处的粘膜形成的环形皱襞称幽门瓣
  4. (熟悉)十二指肠的形态、分部及各部的位置和特征。 (1)形态和分部: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2)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为固定的部分 (3)大小:相当于十二个横指并列的长度,全长约25cm (4)上部:起自幽门,水平行向右后方,至胆囊颈的后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降部。在十二指肠上部近侧(左半侧)的一段肠管,其肠壁薄,管径大,黏膜面光滑,无环状襞, 称此段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上部与降部的转折处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上曲。 (5)降部:起自十二指肠上曲,垂直下行于第1~3腰椎体和胰头的右侧,在第 3 腰椎水平弯向左行,移行为水平部,转折处的弯曲称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内面环状黏膜壁发达,其中份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纵襞下端的 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距上颌中切牙75cm,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肝胰壶腹:胆总管与胰管在十二指肠后内侧壁内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是肝外胆道造影处。有时在大乳头上方 1~2cm 处,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6)(了解)水平部:起自十二指肠下曲,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至腹主动脉前方、第3腰椎体前方,移行为升部 (7)升部:自水平部末端起始,斜向左上方,至第二腰椎体左侧转向前下,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与空肠转折处形成的弯曲是十二指肠空肠曲,是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标志) 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上后壁被一束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右隔脚上。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 膜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 Treitz韧带,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13.空肠和回肠的位置、形态和二者的形态差异。

空肠 回肠

位 置 位于左上腹部 位于右下腹部

长 度 占全长的 2/5 占全长的 3/5

管 腔 较 粗 ,长 较 细 ,短

管 壁 较 厚 较 薄

颜 色 较 红 较 淡

环状襞 明 显 不明显

淋巴滤泡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

血管弓 少,1—2 级弓 多,4—5 级弓

直血管 较长 较短

14.大肠的分部:大肠分为盲肠、阑尾(超重点)、结肠、直肠和肛管 5 部分。 .

  1. (掌握)结肠(colon)和盲肠的特征性结构:结肠带(3 条)、结肠袋和肠脂垂。 结肠带是肠壁的纵行平滑肌增厚而形成,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3 条结肠带在盲肠的后内侧壁 汇 集于阑尾根部,是阑尾手术寻找阑尾的定位性标志。

结肠袋是肠壁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相邻结肠袋之间由横沟隔开。 肠脂垂内含脂肪组织。 PS:在腹部手术时,上述三个大肠的特征性结构是鉴别大、小肠的主要依据。 (1)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2)三个弯曲:升结肠处的结肠右曲(肝曲)、横结肠处的结肠左曲(脾曲)、乙状结肠处的乙状直肠曲 PS:回盲瓣: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并覆以黏膜形成上下两 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此瓣既可以阻止未完全消化的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又可以 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 回盲口下方约2cm处,有阑尾口,是阑尾的开口。 16 (掌握)阑尾(蚓突)(vermiform appendix)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是从盲肠下端后内侧壁向外延伸的一条细长的蚓状器官。 (1)位置:阑尾位置主要取决于盲肠的位置,通常阑尾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阑尾根部较固定,多数在回盲口的后下方约两厘米处开口于盲肠连于盲肠,三条结肠带汇集处 。(沿盲肠的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但阑尾尖端为游离盲端,游动性大,可以在常在回肠下位、回场前位、回肠后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 通常认为的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点,称 McBurney 点:右髂前上棘 与 脐相连中、外 1/3 交点处 或者【Lanz 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 1/3 交点处。 阑尾口有阑尾瓣有防止粪块和异物坠入阑尾腔的作用。 阑尾炎诊断:按McBurney点,病人疼痛,松手反弹时也感到疼痛,则阑尾炎。 17(掌握)直肠(rectum)的位置、弯曲及齿状线的概念。 (1)位置:直肠位于盆腔下部,平第三骶椎高度续于乙状结肠 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 行于肛管。 (2)弯曲:随骶骨凸向后的直肠骶曲和绕尾骨尖凸向前的直肠会阴曲。直肠内面有三个呈半月形的直肠横襞,或称 Houston 瓣,由黏膜及环形肌构成,具有阻挡粪便向下移的作用。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位于右侧壁上,距肛门约 7cm,可作为直肠镜检时的定位标志。 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确定肿瘤与腹腔膜的位置关系时,常以中间的直肠为标志。 18、(掌握)肛管 (1)位置:上界为直肠穿过盆隔的平面,下界为肛门,长约4cm (2)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各肛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此皱襞称肛瓣,每一肛瓣与其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隐窝称肛窦,肛窦易感染肛窦炎,严重可形成肛门周围脓肿或肛瘘。 (3)齿状线:各肛柱(肛管内面纵行的黏膜皱襞)下端与肛瓣(连接相邻肛柱下端的半月形黏 膜皱襞)边缘相互连接成一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或肛皮线。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以及皮肤、黏膜的交界线。 (4)肛梳、白线:齿状线下方有一宽约 1cm 的环形区域,称肛梳。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形线,称白线(或 Hilton线)。 (5)男性直肠前面有精囊腺,女性直肠前面有阴道。

  1. (重点)肝(liver)(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和最大的消化腺) (1)外形: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肝脏上面膨隆, 与膈肌相邻,称膈面,肝膈面有呈矢状位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下面与腹腔器官相邻称脏面,凹凸不平。 (2)肝门的概念:在脏面的中部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位于脏面正中),大致排列成“H”形; 横沟位于脏面中央,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左、右肝管以及神经和淋巴管进出,称第一肝门。出入肝门 的 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为肝蒂。 在腔静脉沟的上份,有肝左、中、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称为第二肝门。在腔静脉的下份,有数条来自肝右叶和尾状叶等的无名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称第3肝门。 (3)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及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第4、5肋间隙,下界不得低于右侧肋骨。肝的大小:成人约占体重的五十分之一至四十分之一,胎儿和新生儿约占体重的二十分之一。活体肝呈棕红色。 (4)肝的分叶:“H”形的纵裂,把肝脏分为 4 叶,右纵沟右侧的区域为右叶,左纵沟左侧的区域 为左叶。左右纵沟之间,横沟前方的区域称方叶,横沟以后的区域称尾状叶。 PS:肝的功能:①分泌胆汁②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③参与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④在胚胎时期有造 血功能
  2. 胆囊(gallbladder)的形态、分部、位置:胆囊位于胆囊窝内,是外形呈长梨状的囊状器官,分为底、体、颈、管 4 部分。胆囊管弯曲,向下至小网膜右缘内,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与其左侧的肝总管汇,延续为胆总管。 在胆囊颈的右侧壁有一突向后下方的小囊,朝向十二指肠,称为Hartmann囊,是胆囊结石常存留处。 ★胆囊底常在肝前缘的胆囊切迹处露出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或右腹直肌外缘。胆囊发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重点)胆囊三角(Calot 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胆囊颈略作“s”状扭转,其右侧壁常有一个凸向后下方的小囊,朝向十二指肠称作Hartmann囊,胆囊结石常在此处存留

  1. (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 +输胆管道(肝左管(细长,走形斜)、肝右管(粗短,走形直)、肝总管和胆总管(超过1cm可视为病理状态)等四部分)(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 (1)肝外胆道是指及将肝细胞产生的胆汁运送到十二指肠的一套管道。 (2)循胆总管向肝门方向追踪可见肝总管分左、右肝管入肝;向下追踪见胆总管经十二指肠降部 与 胰头之间,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或称 Vater 壶腹,在十二指肠降部中点斜穿肠壁开口于十二 指肠大乳头。 22.胆汁排泄途径。 平时:肝→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 进食:胆囊→胆囊管↘ →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 肝→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 【文字描述】平时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囊管到胆囊进行贮存; 当 进食时,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和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2. (了解)胰(pancreas):人体第二大消化腺,紧贴腹后壁由內分泌部(胰岛)和外分泌部组成,外形狭长,质地柔软,呈灰红色,含多种消化酶,胰横置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 大约平对 1~2 腰椎椎体。胰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因各面均包有腹膜,可作为与胰体分界标志)。 PS: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胆总管在胰头后面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经过,因此胰头癌时可压迫胆总管而出现阻塞性黄疸,影响胆汁排出。在胰头的下部有一突向左后上方的钩突。钩突与胰头之间有肠系膜上动、 静脉经过。胰头癌时可压迫其后面的肝门静脉起始部,阻碍其血液回流,出现腹水、脾肿大等症 状。

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下呼吸道)。 2.(掌握)鼻中隔的组成:鼻中隔是两侧鼻腔的共同内侧壁,是以筛骨垂直板、犁骨及鼻中隔软骨为支架覆以黏膜而成。 每侧的鼻腔以鼻阈为界,鼻阈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标志 易出血区(Little 区或Kiessslbach区)于鼻中隔的前下方,此处位置表浅、黏膜较薄、血管丰富。干燥和外伤 刺激均易引起黏膜损伤而出血,90%左右的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区。 3.鼻腔(nasal cavity)外侧壁的主要结构:在鼻腔外侧壁上有上/中/下鼻甲,以及各鼻甲下方分别形成的上/中/下鼻道。 4.(重点)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名称 位置 开口

额窦 额骨内 中鼻道(的筛漏斗)

筛窦 筛骨迷路内 前中组—中鼻道、后组—上鼻道

蝶窦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上颌窦 上颌骨体内 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鼻旁窦作用:温暖,湿润吸入空气和对发音起共鸣作用。临床上鼻旁窦炎症以上颌窦多见,原因:体积大,与口腔相邻,所处位置低,开口位置高。

  1. (了解)主要喉软骨的名称:单一的甲状软骨(最大的喉软骨)、环状软骨(唯一完整支撑呼吸道、保持其畅通有重要作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PS:弹性圆锥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前角后至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表面的喉粘膜一起,称为声带。弹性圆锥中部弹性纤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急性喉阻塞时可在此处进行穿刺,快速建立通气道。
  2. 喉腔分部:喉(larynx)的入口为喉口,是喉腔的上口。喉腔可借前庭襞和声襞分为上、中、下 三部分: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声门下腔黏膜下组织比较疏松,故炎症时易引起喉水肿尤其婴幼儿更易发生急性喉水肿而致候梗塞,产生呼吸困难。 声门裂(膜间部[喉癌好发部位]+软骨间部[喉结核好发部位])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喉中间腔(喉腔内体积最小的部位)的两侧有喉室。
  3. (掌握)气管隆嵴:在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位于胸骨角平面,即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的内面,有一 向上凸的纵嵴,呈半月形,称气管隆嵴,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查时判断气管分叉的重要标志。 气管杈: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
  4. (重点)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1)右主支气管:短、粗、走行较直(气管堕入的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的原因之一,②气管隆嵴偏左③右侧肺活量大,气流速度快) (2)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较斜
  5. 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1)位置:肺(lung)位于胸腔内,在膈的上方和纵隔的两侧。 (2)外形:大致成圆锥形,分为一尖(肺尖)、一底(肺底,又称膈面)、三面(肋面、膈面、纵 隔面)、三缘(前/后/下缘)。PS: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2)形态: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三缘 (3)分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是左右肺形态上的最大区别
  6. 肺门的概念:在肺纵隔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肺的部位;它们被结缔组织包裹统称为肺根
  7. (了解)支气管肺段的概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为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每侧肺各有 10 个肺段。
  8. (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胸膜和 肺的体表投影。 (1)胸膜的概念和分部:胸膜(pleura)是覆被于胸壁内面、膈上面、纵隔两侧面以及肺表面等处 的一薄层浆膜,分为脏胸膜(肺胸膜)和壁胸膜(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两层。 (2)胸膜腔的概念: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脏胸膜与壁胸膜相互移行,二者之间围成 一个封闭的潜在性浆膜囊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负压!且左右胸膜互不相通。 (3)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各部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的隐窝。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肺下缘不能充满其内)是人体坐位与站位时的胸 膜腔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此。 (4)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肺下界 第 6 肋 第 8 肋 第 10 肋

胸膜下界 第 8 肋 第 10 肋 第 11 肋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1. (了解)纵隔的概念和分部 (1)概念:纵隔(mediastinum)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界为胸 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向上达胸廓上口,向下至膈。 (2)分部:以胸骨角平面(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将纵隔分为上纵隔与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 为前、中、后纵隔)。 (3)各部内容:1)上纵隔:胸腺、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 迷走神经、气管、食管、胸导管、左喉返神经等。 2)前纵隔:胸腺或胸腺遗迹下部、纵隔前淋巴结、疏松结缔组织、胸骨心包韧带。 3)中纵隔:心、心包、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奇静脉弓、心神经丛及淋巴结 等。 4)后纵隔: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 胸交感干、纵隔后淋巴结、肋间后动静脉

泌尿系统

1.(了解)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由两个肾脏(kidney)、两条输尿管(ureter)、一个膀胱(urinary bladder)和一条尿道(urethra)组成。 (2)功能: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多余水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内分泌。 2.(重点)肾的形态:(1)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形似蚕豆。右肾()较左肾()约低1—2厘米(原因:右侧有肝)。肾分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上下两端。前面凸向前外侧,后面紧贴腹后壁。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2)肾长8~14cm,宽5~7cm,厚3~5cm,重约134~148g (3)肾门(renal hilum):肾的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凹陷,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约平对第一腰椎) (4)肾蒂:出入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裹称肾蒂。(定义同肺门,肝蒂类似) (5)肾窦:肾门向肾内凹陷形成的腔称肾窦。容纳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 3.(重点)肾的位置与毗邻 (1)肾的位置:肾位于脊柱的两侧,在腹膜后面间隙内,属腹膜外位器官。左肾位于第11胸椎椎体下缘至第2腰椎下缘,右肾位于第12胸椎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椎体上缘 (2)左右两侧的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的后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3)肾区: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形成的夹角,称为肾区。〄临床意义:肾有疾病时,叩击或压触肾区常引起疼痛。

4.肾的被膜:肾皮质表面包被有由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肌织膜,它与肾实质紧密相连,不可分离,进入肾窦,被覆于肾乳头以外的窦壁上,除肌织膜外,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同肾周围的器官,起支持肾和维持肾的位置的作用)。 5.肾的结构 肾皮质: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富含血管并可见许多红色点状细小颗粒。深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为肾柱。 肾髓质:肾锥体、肾乳头、乳头孔、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尿路炎症和肾结石的好发部位)

  1. 输尿管的分段: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和输尿管壁内部。 女性输尿管经子宫颈外侧约2.5cm处,从子宫动脉后下方绕过,行向下内至膀胱底穿入膀胱壁。 输尿管的三个狭窄: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下狭窄位于输尿管壁内部。〄临床意义:这些狭窄处为输尿管结石易滞留部位。
  2. (1)膀胱的形态: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体形,分尖、体、底和颈4部。膀胱尖朝向前上方。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为膀胱底。膀胱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为膀胱颈,与前列腺底(男性)和盆膈(女性)相接。 (2)膀胱的结构:膀胱内被覆黏膜,膀胱的大部分区域黏膜与基层结合疏松,膀胱壁收缩时,黏膜聚集成皱襞。两个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称为输尿管间襞是临床寻找输尿管的标志。 在膀胱底内面,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此处称膀胱三角。膀胱三角的特点:膀胱三角是炎症,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3)膀胱的位置:膀胱的前方为耻骨联合,膀胱与耻骨联合二者之间称膀胱前隙。在男性,膀胱的后方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毗邻。在女性,膀胱的后方与子宫和阴道相邻接。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新生儿膀胱高于成年人,老年人位置较低。耻骨前列腺韧带和耻骨膀胱韧带以及脐正中襞与脐外侧壁等结构将膀胱固定于盆腔。 8.(了解)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女性尿道长3~5cm,直径0.6cm,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仅有排尿功能。尿道内口约平耻骨联合后面中央或上部,女性低于男性。

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1)组成:包括内外生殖器两部分

(2)功能:繁衍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征。 2.睾丸 (1)形态:微扁的椭圆体,表面光滑,分前后缘,上下端和内外侧面。(详见P178) 位置: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 (2)结构 表面有一层坚韧的纤维膜,称为白膜,有许多丰富的感觉神经。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纵隔发出许多睾丸小隔,呈扇形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实质分为100~200个睾丸小叶。每个睾丸小叶内含有2~4条精曲小管,其上皮能产生精子。精曲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分泌男性激素的间质细胞。精曲小管汇合成精直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后交织成睾丸网。从睾丸网发出12~15条睾丸输出小管,出睾丸后缘的上部进入附睾。 (3)作用:产生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 (4)精子产生及排出途径:睾丸产生—>输精管—>射精管—>尿道 3.附睾 (1)形态:呈新月形,上端膨大为附睾头,中部为附睾体,下端为附睾尾。 (2)位置: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略偏外侧。 (3)功能:暂时储存精子,并分泌附睾液供给精子营养。 4.输精管(ductus deferens)的行程和分部:分为4部,睾丸部、精索部(介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皮下环之间,位于精索内其他结构的后内侧,此段位于皮下,又称皮下部,在皮肤下易触及,为输精管结扎的最佳部位)、腹股沟管部和盆部。

  1. 精索(spermatic cord)的概念:为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腹环穿经腹股沟管,出皮下环后延至睾丸上端。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输精管血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和腹膜鞘突的残余(鞘韧带)等。

6.前列腺:不成对的实质性器官,由腺组织和平滑肌组织构成,重约8~20g。大小:4(底直径)3(长度)2(厚度) (1)形态:前列腺呈前后稍扁的栗子形,上端宽大为前列腺底,下端尖细为前列腺尖,底与尖之间部分为前列腺体。体的后面平坦,中间有一纵行浅沟,称前列腺沟,活体直肠指诊可扪及此沟,患者前列腺肥大时此沟消失。前列腺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和两侧叶。 (2)位置:位于盆腔内,在膀胱和尿生殖膈之间。前列腺底与膀胱颈、精囊和输精管壶腹相邻。前列腺的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直肠壶腹。 前列腺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的前列腺肥大,常发生在中叶和侧叶,后叶是前列腺肿瘤的好发部位。 7.阴囊的肉膜含有平滑肌纤维,可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收缩 8.(1)阴茎分为头、颈、体、根四部分,阴茎前方膨大,称为阴茎头,头后较细的部分称为阴茎颈,中部为阴茎体,后端为阴茎根,藏于阴囊与会阴部皮肤的深面,固定于耻骨下支与坐骨支,为固定部。阴茎主要由两条阴茎海绵体和一条尿道海绵体组成。3个海绵体的外面共同包有深、浅筋膜和皮肤。阴茎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伸展性,它在阴茎颈的前方形成双层游离的环形皱襞,包绕阴茎头,称阴茎包皮。 (2)随着年龄的增长,包皮逐渐向后退缩,包皮口逐渐扩大,阴茎头显露于外,如至成年以后,阴茎头仍被包皮包覆,或包皮口过小,包皮不能退缩暴露阴茎头,分别称包皮过长或包茎,这两种情况都可能诱发阴茎癌,因此,应该进行包皮环切术,手术中切勿伤及包皮系带(阴茎包皮和阴茎头的腹侧中线处连有的一条黏膜皱襞),以免影响术后阴茎的正常勃起。

  1. 男性尿道的分部及形态特点:男性尿道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包括三个部分、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1)三个部分:为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后尿道)和尿道海绵体部(前尿道)。 (2)三个狭窄:为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3)三个扩大:为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舟状窝。 (4)两个弯曲:为凸向上前方的耻骨前弯和凸向下后方的耻骨下弯。 ∷思考:男性肾盂结石排出体外,先后需经过哪些狭窄处?(输尿管和男性尿道的狭窄处) 10.卵巢 (1)形态和位置:卵巢呈扁卵圆形,略呈灰红色,可分为内外侧面,前后缘和上下端。外侧面与卵巢窝相依,内侧面朝向盆腔,与小肠相邻。后缘游离又称独立缘。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又称系膜缘,其中部有血管、神经等出入,称卵巢门。上端与输卵管伞相接触,又称输卵管端,并有卵巢悬韧带相连;下端借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又称子宫端。大小:3×2×1 (2)固定装置:主要为卵巢悬韧带(由腹膜形成的皱襞,起自小骨盆侧缘向内下延至卵巢的上端,是寻找卵巢动脉、静脉的标志)和卵巢固有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 (3)功能:产生女性生殖细胞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 11.输卵管(uterine tube) (1)形态:长约10-14厘米,左右各一,较为弯曲。(粗细不一、弯曲的肌性管道) (2)位置:连于卵巢上端,位于子宫底的两侧,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其内测端以输卵管子宫口与子宫腔相通,外侧端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并与卵巢相邻。 (3)分布:由内侧向外侧分为4部:①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子宫口);②输卵管峡(输卵管结扎的常用部位);③输卵管壶腹(受精部位);④输卵管漏斗(开口于腹膜腔,开口处称为输卵管腹腔口,周缘有输卵管伞,是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12、子宫(uterus) (1)形态:子宫呈倒置梨形,前倾前屈位,前后略扁,由上而下分为底、体、峡、颈四部分。其上端宽而圆凸的部分称子宫底,位于输卵管子宫口以上。下端较窄呈圆柱状的部分称子宫颈,由突入阴道的子宫颈阴道部和阴道以上的子宫颈阴道上部组成,前者为炎症、肿瘤的好发部位。子宫底与子宫峡之间为子宫体。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和子宫体相接处的狭窄部分,妊娠期子宫峡逐渐伸展变长,形成子宫下段,峡壁逐渐变薄,产科剖宫术常在此部位剖开子宫。 (2)位置:骨盆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子宫位置异常时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常见为后倾后屈,即子宫后位。 前倾:是指子宫的长轴和阴道的长轴之间形成的向前开放的钝角。 前屈: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3)子宫的固定装置及其作用(此为必考题):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或者防止子宫移位)、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位)经腹环进入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的皮下、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向下脱垂)、子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屈位) 子宫壁的内层为黏膜,称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而有增生和脱落的周期性变化。 13.阴道: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是女性的交接器官,也是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阴道穹的概念:阴道(vagina)上端宽阔,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分为前部、侧部、后部,以阴道穹后部最深, 与其后上方的直肠子宫陷凹仅隔以阴道后壁和覆盖其上的覆膜,故临床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以引流直肠子宫陷凹内的积液或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 14、前庭大腺分泌物有润滑阴道的作用 15.女性乳房 (1)形态:多呈半球形,紧张而有弹性。乳房中央有乳头,其位置差异较大,通常位于第4肋间隙或第5肋,近锁骨中线处。乳头顶端有输乳管开口。乳头周围的皮肤色素沉着较多,形成乳晕,深面有乳晕腺。 (2)位置:上起第2-3肋,下至6-7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 (3)结构由乳腺、皮肤、皮下脂肪、纤维组织构成。乳腺被分为15~20个乳腺叶,乳腺叶里有一个排泄管称为输乳管,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故乳腺手术时宜作放射状切口,以避免损伤乳腺叶和输乳管。 (4)乳房悬韧带(Cooper 韧带)的概念:乳房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称为乳房悬韧带。〄乳腺癌时它可能受侵犯而缩短,牵拉乳房皮肤凹陷。是乳腺癌呈橘皮样改变的物质基础。 16.狭义会阴:临床上指肛门与外生殖器(女性为唇后连合)之间狭小区域的软组织。由于胎儿娩出时易发生撕裂(会阴撕裂)该处称产科会阴,即狭义会阴。 广义会阴:解剖学的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后界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常以两侧坐骨结节连线为界,将会阴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

##心血管系统(重点) 1.脉管系统(vasculature):为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主要功能是物质运输,即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运送到肾、肺、皮肤等器官排除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运转和平衡。脉管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实现自我保护等功能均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2.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组成: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3.淋巴系统组成: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 4.血管吻合:人体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连外,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及动脉与静脉之间,可借血管支(吻合支或交通支)彼此连结,形成血管吻合。 5.血循环路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记住起始,选择) ①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器官内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及 冠状静脉窦→右心房 ②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左心房 6.心的外形、位置、右半心的主要结构、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传导 系的组成,心包的概念。 (大题) (1)位置: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人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上连接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位于膈上。 (2)外形:中空的肌性纤维器官,形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周围包以心包。外形可见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四沟。 1)心尖:钝圆、游离,朝向左前下方,左心室构成。在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可触及心尖搏动。(心脏的最左最前最下) 2)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和少部分右心房构成 3)心的两面:是指胸肋面(前)面和膈面(下)面。 心的三缘:心的外形有3个边缘,即左缘、右缘和下缘。①左缘: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②右缘:由右心房构成。③下缘:较锐,由右心室和心尖参与构成。 4)四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冠状沟和后房间沟 (选择) ①冠状沟:在近心底处有一近似环状的沟,是心房和心室分界的标志,位置几乎呈冠状位 ②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在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分别有一纵行的浅沟,它是左、右心室分界的标志。 ③后房间沟:在心底,右心房和右肺静脉交界处的浅沟,是左心房、右心房后壁交界标志。 ④房室交点(是一个区域):后房间沟、冠状沟与后室间沟三者相交处。该处是心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互交互部位,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心尖切迹: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汇合处稍凹陷。 (3)心腔的形态结构 1)右心房:构成心的右上部,腔大壁薄。从外形观察,自上腔静脉至下腔静脉前缘的右心房前壁可见一浅沟称为界沟。在腔内,界沟内面对应的肌隆起称为界嵴,作为右心房分部(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的标志。 ①固有心房:构成右心房的前部,其向左前上方突出的部分即为右心耳。固有心房内面有许多大致平行排列的肌束,称梳状肌。在右心耳处,梳状肌束相互交织呈网状。右心耳呈三角形,基底宽。 ②腔静脉窦:位于右心房的后部,腔内无明显的肌隆起,腔内壁光滑。内有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 右心房的主要结构:除了内壁的肌隆起之外,还有 a.三个入口:①上腔静脉口,位于腔静脉窦上壁;②下腔静脉口,位于腔静脉窦下壁,在下腔静脉口前缘可见下腔静脉瓣,该结构幼儿时期比较明显,成人后退化;③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二者之间以下腔静脉瓣相隔,窦口的下缘可见冠状窦瓣。 b.一个出口:即右房室口,由右心房向左前下方通入右心室的开口。开口的边缘附着着三尖瓣 (tricuspid valve)。 c.卵圆窝: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是胎儿时期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也是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心导管穿刺的理想部位。 2)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构成心前壁的大部分。在右心室腔的后内侧壁上可见一由右房室口前壁弓向室间隔的弧形肌性隆起称为室上嵴。右心室腔以室上嵴为界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①流入道:从右房室口延伸到右心室尖,室壁有肉柱和乳头肌等结构。右心室流入道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其周围由三尖瓣环围绕。三尖瓣基底附着于三尖瓣环上,游离缘垂入心室腔。 肉柱:室壁内的许多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其中由室间隔连至前乳头肌根部的肉柱称为隔缘肉柱(又称节制索),可防止心室过度扩张,内有心传导系的右束支通过,右心室手术是要注意不要误伤此处,导致传导阻滞。 乳头肌:是指右心室壁突向腔内的锥体形肌隆起,其顶端有腱索附着。 三尖瓣(tricuspid valve):又称右房室瓣(right atrioventricular valve)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房,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tricuspid valve complex)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 ②流出道:位于右心室前上方,内壁光滑无肉柱,形似倒置的圆锥形,称为动脉圆锥(conusarteriosus→conus arteriosus)或漏斗部,上端借肺动脉口(orifice of pulmonary trunk)通肺动脉干)。肺动脉口周缘附有3个呈半月形的肺动脉瓣(pulmonary valve)其中点增厚部分称半月瓣小结。肺动脉瓣与肺动脉壁之间的袋状间隙称肺动脉窦(sinus of pulmonary trunk) 3)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构成心底的大部,是4个心腔中最靠后的一个心腔。 ①左心耳(left auricle):较右心耳狭长,壁厚,边缘有深切迹。因与二尖瓣邻近,是心外科常用手术入路之一。由于左心耳腔面凹凸不平,心功能障碍时,心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采用左心耳手术入路时,应防止血栓脱落进入体循环。有梳状肌无卵圆窝,梳状肌不如右心耳发达且分布不均。 ②左心房窦(固有心房):腔面光滑,后壁左右两侧各一对肺静脉开口,开口处无静脉瓣。左心房前下部借左房室口(left atrioventricular orifice)通左心室。 4)左心室(left ventricle):右心室左后方,呈圆锥形。左心室前壁介于前室间沟、房室沟和左冠状动脉旋支的左缘支三者之间的区域内,血管较少,是进入左心室腔面的唯一壁面,被称为外科手术壁。左心室肉柱较右心室细小左心室腔以二尖瓣前尖为界分为左后方的流入道和右前方的流出道两部分。 ①流入道(左心室窦部):位于二尖瓣前尖的左后方。流入道的入口为左房室口(left atrioventricular orifice),口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环为二尖瓣环。二尖瓣(mitral valve)又称左房室瓣(left atrioventricular valve),与二尖瓣环、腱索和乳头肌构成二尖瓣复合体。 ②流出道(主动脉前庭(aortic vestibule)、主动脉圆锥或主动脉下窦):光滑无肉柱,缺乏伸展性和收缩性。为左心室的前内侧部分,室间隔构成流出道的前内侧壁,二尖瓣前尖构成后外侧壁。流出道的上界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方,口周围的纤维环主动脉瓣环上附有3个半月形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大而坚韧,按瓣膜的方位分为左半月瓣、右半月瓣和后半月瓣。每个瓣膜相对的主动脉壁向外膨出,半月瓣与主动脉壁之间的袋状间隙名主动脉窦。通常将主动脉窦命名为主动脉右窦、主动脉左窦和主动脉后窦。冠状动脉口一般位于主动脉窦内主动脉瓣游离缘以上。 (4)心间隔 房间隔(interatrial septum):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两层心内膜中间夹心房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卵圆窝,是房间隔最薄弱处。 室间隔(interventrcular):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可分为肌部和膜部两部分。 ①肌部(muscular part):占室间隔大部,由肌组织覆盖心内膜而成。 ②膜部(membranous part):为薄弱部位于心房与心室交界处。室间隔缺损多发生于此部。 3) 房室隔(atrioventricular septum):室间隔和房间隔之间的过渡、重叠区域。 (5)心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sinuatrial node)、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为最重要的次级起搏点)(atrioventricular bundle)、左、右束支和浦肯野(Purkinje)纤维网。 1)窦房结:多呈长梭形(或半月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心的正常起搏点。手术剥离上腔静脉根部时,应防止损伤窦房结及其供应血管。 房室结:是房室交接区的中央部,为一扁薄的结构,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 2)结间束 ①前结间束 ②中结间束(Wenchebach束) ③后结间束(Thorel) (6)心的血管:心本身的循环称冠状循环 1)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的主要分支:①左冠状动脉: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前壁一部分、室间隔前上2/3 和窦房结等, ②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后 壁、室间隔后下1/3、窦房结和房室结等。 2)冠状窦(coronary sinus):主要属支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冠状窦位于心膈面,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以左房斜静脉与心大静脉汇合处为起点,最终注入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常有一个半月形瓣膜。 (7)心包的概念:心包(pericardium)是包被于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圆锥形纤维浆膜囊,外层为厚而致密的纤维心包,内层为薄而光滑的浆膜心包,浆膜心包又分为壁层和脏层。 1)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2)心包窦:在心包腔内,浆膜心包脏、壁两层反折处的间隙。主要有心包横窦(transverse pericardial sinus)、心包斜窦(oblique pericardial sinus,即Haller窦)、心包前下窦(anteroinferior sinus of pericardium) ①心包横窦:为心包腔在主动脉、肺动脉后方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前方间的间隙。 ②心包斜窦:位于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心包腔。其上端闭锁,形状如开口向下的盲囊。 ③心包前下窦:位于心包腔的前下部,心包前壁与膈之间的交角处,由心包前壁移行至下壁所形成。人体直立时,该处位置最低,心包积液常存于此窦中,是心包穿刺比较安全的部位 (8)心的体表投影 1)左上点 于左侧第2肋软骨的下缘,距胸骨侧缘约为12mm处。 2)右上点 于右侧第3肋软骨的上缘,距胸骨侧缘10mm处。 3)左下点 于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约70-90mm处。 4)右下点 于右侧第7胸肋关节处。

7.动脉:指将血液从心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1)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纤维性的动脉韧带,连于主动脉弓下缘,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遗迹。动脉导管若在出生后6个月尚未闭锁,称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2)主动脉(aorta):体循环的动脉主干。由左心室发出,起始部为升主动脉(ascending aorta),向右前上方斜行,于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aortic arch),再转向左后方,于第四胸椎椎体下缘处移行为胸主动脉,沿脊柱左侧下行并转至其前方,于第12胸椎水平穿膈肌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在腹腔内沿脊柱左前方下降,至第四腰椎椎体下缘处分为左髂总动脉(left common iliac artery)和右髂总动脉(right common iliac artery),髂总动脉沿腰大肌内侧下行,至骶髂关节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故主动脉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3 大分支: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k)、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glomera)和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

  1.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胸主动脉、股动脉的走行位置。 (1)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左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两侧的颈总动脉均经胸锁关节的后方,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和颈外动脉。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窦壁外膜较厚,其中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压力感受器。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从而血压下降。 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mus):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杈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当血中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舌动脉(lingual artery)、面动脉(facial artery)、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上颌动脉(maxillary artery) 1)面动脉:在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处位置表浅,活体可触摸到动脉搏动,面出血时也可在该处压迫止血。 2) 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上方颧弓根部能触摸到颞浅动脉搏动,外伤时可压迫此处止血。 3)上颌动脉:分布于硬脑膜的分支称脑膜中动脉middle meningeal artery,向上穿棘孔入颅腔,还有一分支为下牙槽动脉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上肢出血时,可于锁骨中点上方的锁骨上窝处将该动脉压向后下方的第一肋进行止血。 分支:1)腋动脉(axillary artery):分部到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和乳房 2)肱动脉(brachial a.): 位置表浅,可触知其搏动,当前臂和手部出血,可在臂中部将肱动脉压向肱骨以进行止血。 测血压:肱二头肌肌腱内侧。 3)桡动脉(radial a.):其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桡侧腕屈肌腱外侧) 4)尺动脉: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成掌浅弓,分支至前臂尺侧诸肌及肘关节网,主要分支有骨间总动脉、掌深支 5)掌浅弓: 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屈指肌腱表面),从掌浅弓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和一条小指尺掌侧动脉
    掌深弓: 位置: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弓的凸缘在掌浅弓的近侧,约平腕掌关节高度,由弓发出三条掌心动脉,行至掌指关节附近,分别注入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 (3)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在第4 胸椎体下缘水平延续于主动脉弓,沿脊柱左前方下降,至第12 胸椎前方时穿膈肌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部后,移行为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壁支:①肋间后动脉:9对,第3肋以下肋间隙内,沿肋沟走行 ②肋下动脉:1对,走行于第12肋下方 ③膈上动脉:1对,分布于膈肌上面的后部 脏支:支气管支、食管支、心包支 (4)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于第12胸椎水平膈肌的主动脉裂孔延续于胸主动脉,分为壁支和脏支
    壁支:腰动脉、膈下动脉、骶正中动脉。膈下动脉发出肾上腺上动脉。 脏支: ①肾动脉:约平第1-2腰椎间盘高度起于腹主动脉,向外横行,至肾门附近分前、后两干,经肾门入肾 ②睾丸动脉(testicular artery)穿腹股沟管,参与精索的构成 ③腹腔干:三大分支:、和脾动脉(splenic artery)。(常考) 1)胃左动脉(left gastric artery) 2)肝总动脉(common hepatic artery)分支:肝固有动脉(右支在入肝门前发出胆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幽门下缘分为胃网膜右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胃右动脉和胆囊动脉来自肝总动脉,胆囊动脉经过胆囊三角
    3)脾动脉(splenic artery) 分支:胰支、胃后动脉、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 ④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空肠动脉(jejunal artery)和回肠动脉(ileal artery):供应空、回肠。 3)结肠动脉(ileocolic artery):营养回肠末端、盲肠、阑尾和升结肠。至阑尾的分支称阑尾动脉,经回肠末端的后方进入阑尾系膜,分支营养阑尾。 4)右结肠动脉(right colic artery):分支分布于升结肠。 5)中结肠动脉(middle colic artery):营养横结肠。 ⑤肠系膜下动脉 1)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分布于降结肠。 2)乙状结肠动脉(sigmoid artery)分支营养乙状结肠
    3) 直肠上动脉(superior rectal artery) (5)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
    壁支:闭孔动脉、臀上动脉 脏支:①脐动脉 ②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沿盆腔侧壁下行,进入子宫阔韧带底部两层腹膜之间,在子宫颈外侧约2cm处跨越输尿管前上方,再沿子宫侧缘迂曲上升至子宫底。子宫动脉分支营养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并与卵巢动脉吻合。 ③阴部内动脉:发出肛动脉、会阴动脉、阴茎动脉等分支 ④膀胱下动脉 ⑤直肠下动脉 髂外动脉 股动脉(femoral a.):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续于髂外动脉,在股前部股三角内下行,穿过收肌管,经收肌腱裂孔向后下达腘窝,移行为腘动脉(popliteal a.)。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股动脉位置表浅,活体上可摸到搏动,下肢出血时可在该处将股动脉压向耻骨下支进行压迫性止血。(临床应用:1、可用作穿刺点2、股静脉穿刺的标志3、压迫止血) ②腘动脉(popliteal tibial artery)在腘窝深部下行至腘肌下缘,分胫前、后动脉;腘动脉在腘窝内发出数条关节支和肌支,参与膝关节网的构成 ③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沿小腿后面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转至足底,主要分支为腓动脉等 ④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由腘动脉发出后穿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面,在小腿前群肌之间下行,至踝关节前方移行为足背动脉 ⑤足背动脉(dorsal artery of foot)足背动脉位置表浅,在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线中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可触知其搏动(休克病人检查)。足部出血时可在此处向深部压迫足背动脉进行止血。 5、主要动脉搏动点:颈总动脉、面动脉(facial a.)、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 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dorsal artery of foot)。(在前面各动脉的描述中有提到)

9.静脉(vein):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 与动脉比较特点:1)静脉数量多,管径粗,管腔大,与伴行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而柔软,弹性小。2)有静脉瓣,保证血液向心流动和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3)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临床上常经浅静脉注射、输液、输血、取血或插入导管等)4)静脉吻合丰富。5)结构特殊的静脉包括硬脑膜窦和板障静脉 (1)上腔静脉系 1)头颈部静脉 ①面静脉及危险三角。 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在面动脉后方下行。在下颌角下方跨过颈内、外动脉的表面,下行至舌骨大角附近注入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 危险三角:是指面部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 由于:a.面静脉通过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b.通过面深静脉与翼状静脉丛交通继而与海绵窦相通 ,缺乏静脉瓣故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逆行导致颅内感染。 ②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③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④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venous angle),为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临床上常经锁骨上或锁骨下入路做锁骨下静脉导管插入。 2)上肢静脉 ①上肢浅静脉: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其属支。临床上常在手背静脉网、前臂和肘部前面的浅静脉取血、输液和注射药物 a.头静脉(cephalic vein)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注入腋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 b.贵要静脉(basilic vein)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注入肱静脉 c.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变异较多,通常在肘窝处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d.前臂正中静脉(median vein of forearm):起自手背静脉网,注入肘正中静脉。是临床抽血部位。 ②上肢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且多为两条。 3)胸静脉:包括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及其属支、椎静脉丛等。 ①奇静脉(azygos vein): 在右膈脚处起自右腰升静脉,沿食管后方和胸主动脉右侧上行,至第四胸椎体高度向前钩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收集右肋间后静脉、半奇静脉、食管静脉和支气管静脉的血液。奇静脉是沟通上腔静脉系和下腔静脉系的重要通道之一,当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时,该通道可成为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 ②半奇静脉(hemiazygos vein):在左膈脚处起自左腰升静脉,沿胸椎体左侧上行,约达第8胸椎椎体高度经胸主动脉和食管后方向右跨越脊柱,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收集左侧下部肋间后静脉、副半奇静脉和食管静脉的血液。 ③副半奇静脉(accessory hemiazygos vein):沿胸椎椎体左侧下行,注入半奇静脉或向右跨越脊柱注入奇静脉。收集左侧上部肋间后静脉和食管静脉的血液。 ④椎静脉丛:沟通上、下腔静脉系和颅内、外静脉的重要通道,当盆、腹、胸腔等部位发生感染、肿瘤或有寄生虫时。可经椎静脉丛侵入颅内或其他远位器官。 (2)下腔静脉系 1)下肢静脉 ①下肢浅静脉:包括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a.小隐静脉: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下角处穿深筋膜,再经腓肠肌两头之间上行,注入腘静脉。 b.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全身最长的静脉。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 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在注入股静脉前接受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和旋髂浅静脉5条属支。 ②下肢深静脉:足和小腿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均为两条。股静脉在腹股沟韧带的稍下方位于股动脉内测,临床上常在此处作静脉穿刺插管。 2)盆部静脉 ①髂外静脉②髂内静脉③髂总静脉 3)腹部静脉 ①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壁支:包括膈下静脉和腰静脉 脏支:包括睾丸(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和肝静脉。 a.睾丸静脉(testicular vein):起自睾丸和附睾的小静脉,这些静脉汇合成蔓状静脉丛,该静脉丛参与组成精索,经腹股沟管进入盆腔,汇成单一的睾丸静脉,左侧以直角汇入左肾静脉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好发原因之一,右侧以锐角注入下腔静脉。 卵巢静脉(ovarian vein):起自卵巢静脉丛,在卵巢悬韧带内上行,注入部位同睾丸静脉。 b.肾上腺静脉:左肾上腺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c.肝静脉:由小叶下静脉汇合而成。 ★ 肝门静脉系(hepatic portal vein)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属支及其吻合。 (常考大题,重点) (1)是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一般无功能性瓣膜,当肝门静脉压力升高时,血液可发生逆流;起始与终止均为毛细血管。 (2)肝门静脉组成和位置: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经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上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胆总管和肝固有动脉后方向上达肝门,分左、右支入肝左叶和肝右叶,最终汇入肝血窦。肝血窦含有来自肝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的血液,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3)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脾静脉(splenic vein)、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胆囊静脉(cystic vein)和附脐静脉(paraumbilical v.)。 (4)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 1)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通过食管腹段粘膜下的食管静脉丛相交通 2)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与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通过直肠静脉丛相交通 3)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腹壁静脉和腹壁上静脉和下腔静脉系的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相交通。 4)肝门静脉系在肝裸区、胰、十二指肠、升结肠和降解肠等处的小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膈下静脉、下位肋间后静脉、腰静脉、肾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等相通。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的组成及特点: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重点)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2、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相当于毛细血管)、淋巴管(相当微小静脉)、淋巴干、淋巴导管

  1. 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排列松散,基底膜有孔,不完整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紧密,基底膜完整 *毛细淋巴管汇集成淋巴管,淋巴管汇集成淋巴干,9条淋巴干【腰干、支气管纵干、锁骨下干、颈干各两条和一条肠干】汇集成两条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管】。【重点两条淋巴导管】 3、 (重点)胸 导 管 的 组 成 、 走 行 位 置 、 收 纳 范 围 和 汇入部 位 : 胸导管(thoracic duct)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在第1 腰椎体前方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其起始部膨大,称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 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根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静脉角前还接纳了左颈干.左锁骨下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收集左侧上半身和整个下半身的淋巴,即人体 3/4 范围的淋巴回流。胸导管末端有一对瓣膜,防止静脉血流入胸导管。如果胸导管下段或上段被损伤,乳白色淋巴液流入右胸膜腔或左胸膜腔,引起右侧或左侧乳糜胸。 4.(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部位及收纳的范围:右淋巴导管位于右颈根部,包 括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最后注入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引流右上肢、右胸部和右头颈部的淋巴,即右上半身的淋巴,即全身1/4的淋巴(重点) 5.(掌握)九条淋巴干(淋巴干的组成):淋巴干包括腰干(下肢.盆部和腹腔成对器官及部分腹壁淋 巴管汇合而成)、支气管纵隔干(胸腔器官及部分胸壁淋巴管汇合而成)、 锁骨下干(上肢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而成)、颈干(头颈部淋巴管汇合 而成)各 2 条和 1 条肠干(腹腔不成对器官的淋巴管汇合而成)。(重点) 4.(重点)脾(spleen)的形态位置: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腹膜内位器官,位于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第9~11 肋 的深面,长轴与第10 肋一致。正常时,左肋弓下触不到脾。脾肿大时,脾切迹是临床上触诊脾的标志。脾可分为膈、脏两面,前、后两端和上下两缘。膈面光滑隆凸,对向膈肌。脏面凹陷,中央处有脾门。前端较宽,后端钝圆,上缘较锐,朝向前上方,前部有2~~3个脾切迹。
    5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胸腺.(分泌胸腺素,产生T淋巴细胞)脾.扁桃体。 6乳糜池:是胸导管起始处的囊状膨大,通常位于第一腰椎 前方,由一条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而成。 7.(重点)局部淋巴结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可沿淋巴管进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该淋巴结进行阻截和清除,从而阻止病变扩散。此时淋巴结发生细胞增殖等病理变化,致淋巴结肿大。
    1. (掌握)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分为 5 群: (1)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小肌下缘处,沿胸外侧血管排列,引流腹前外侧壁. 胸外侧壁以及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 (2)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除注入锁骨下淋巴结以外的上肢浅.深淋巴管 (3)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排列,引流颈后部和背部的淋巴 (4)中央淋巴结【二级淋巴结】:位于腋窝中央疏松结缔组织中,收纳上述 3 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 (5)尖淋巴结【三级淋巴结】: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引流乳腺上部的淋巴【此时为一级淋巴结】,并收纳上述 4 群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结合成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参与合成右淋巴导管。少数输出淋巴管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9(重点)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分为深.浅两群:

(1)(重点)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排列,引流腹前外侧壁下部.臀部.会阴、外生殖器、肛管和子宫底的淋巴。下群沿大隐静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除足外侧缘和小腿后外侧部之外的下肢浅淋巴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2)(了解)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周围与股管内,引流大腿和会阴深部结构的淋巴,并收纳腘淋巴结深群和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髂外淋巴结。 10.(了解)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外侧淋巴结和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包括颈外侧深淋巴结和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包括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不要求)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重点),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包括位于面静脉、颈内静脉和二腹肌后腹之间的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引流鼻咽部、腭扁桃体和舌根的淋巴,位于颈内静脉和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交叉处的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引流舌尖的淋巴,舌尖癌常先转移至此淋巴结。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包括沿颈横血管分布,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锁骨夹角的锁骨上淋巴结和斜角肌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病理状态下才这么叫)。患有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可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常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缘形成的夹角处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视器

1.眼球壁的分层、分部及主要形态特点。 (1)眼球外膜 ①角膜(重点),纤维膜的前 1/6无色透明;无血管;感觉神经丰富;具有屈光作用。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与房水、泪液和角膜周围的毛细血管,器官移植成功率高。角膜炎或溃疡可致角膜混浊,失去透明性,影响视觉 ②巩膜(重点):纤维膜的后5/6,乳白色不透明,靠近角膜边缘处的巩膜实质内,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us sclerae),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2)眼球中膜【即眼球血管膜】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可称作血管膜或者是色素膜 ①虹膜(重点)* 中央有一圆孔称为瞳孔(pupil)瞳孔括约肌,可缩小瞳孔,瞳孔开大肌,可开大瞳孔,二者都是眼内肌。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为眼房。 虹膜将眼房分成眼前房和眼后房; 在前房内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区域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 虹膜颜色取决色素多少,有种族差异。 ②睫状体(重点)是血管膜中部最肥厚的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前缘连于虹膜根部,后缘与脉络膜相 接,其前方游离缘 有呈放射状的睫状突,睫状突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内还有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曲度;睫状体的前部可以产生房水 ③脉络膜(了解)富含血管和色素,前端续于睫状体,后方有视神经通过,占血管膜后部 2/3。脉络膜具有营养视网膜外层的作用,且能吸收眼球内的分散光线以免扰乱视觉。 (3)视网膜(重点)(眼球内膜),分盲部(虹膜部和睫状体部,薄而无感光作用)和视部(脉络膜部,光滑柔软,外层为色素层,内层为神经层。 ①视神经盘的概念和结构特点:在眼球后极视神经起始处有一圆形区域称视神经盘(optic disc。又称视神经乳头。视神经边缘隆起,中央微凹,称为视盘陷凹,此处有视神经及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此处无感光细胞, 故称生理性盲点。 ②黄斑的概念和结构特点: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有一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的淡黄色小区称黄斑(macula lutea), 其中央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此处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也是视网膜最薄之处。③视部分为两层,外层为色素部,内层为神经部。神经部主要由三层神经细胞组成。外层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的刺激,视杆细胞感受弱光的刺激。中层为双级细胞,内层为节细胞。 2.眼球内容物的组成: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3.(重点)眼屈光系统的组成:由角膜(cornea、房水(aqueous humor、晶状体(lens)和玻璃体 (vitreous body)四部分构成,共同特点是结构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 4.房水(重点)(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眼房内)的产生及循环途径补: 瞳孔 (前房角)虹膜角膜角 睫状体—>后房————>前房—————>巩膜静脉窦—>睫前静脉—>眼静脉 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在病理情况下,房水通过瞳孔受阻,如黏膜后粘连或瞳孔闭锁,房水则滞留于眼后房内,导致眼内压升高,临床上称为继发性青光眼。 5.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呈双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晶状体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因创伤或疾病而致晶状体变浑浊,称白内障,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 6.眼副器(了解):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 和眶筋膜等结构。 眼睑由浅至深可分为5层,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结膜 眼睑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缺乏脂肪组织,可因出血或积水而发生肿胀。 (1)结膜(conjunctiva)(了解)是一层薄而透明富含血管的黏膜,覆盖在眼球的表面和眼睑的后面,;按所在部位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结膜穹窿(位 于 睑 结 膜 和 球 结膜 相 互 移 行 处,其 反 折 处 分 别 构 成 结 膜 上 穹 和 结 膜 下 穹)当 上 下 睑 闭 合 时,整 个 结 膜 形 成 囊 状 腔 隙 称 结 膜 囊。 (2)泪器(重点)(lacrimal appara tus)由泪腺和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沙眼等疾病可造成泪点变位而引起溢泪症。 (3)眼球外肌(重点):上/下/外/内直肌,上/下斜肌,上睑提肌。 作用:上睑提肌【动眼神经】:上提上睑
上斜肌:瞳孔转向下外 【滑车神经】 下斜肌:瞳孔转向上外 【动眼神经】 上/下直肌;瞳孔转向上/下内【动眼神经】 内【动眼神经】/外直肌【展神经】:瞳孔转向内/外侧 (4)眼的动脉(了解):视网膜中央动脉(供应视网膜内层的唯一动脉)、睫后短动脉(脉络膜动脉)、睫后长动脉(虹膜动脉)、睫前动脉 (5)眼的静脉 球内: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前静脉 球外:眼上静脉、眼下静脉

前庭蜗器 又称耳,包括前庭器和听器。

听觉感受器:螺旋器(又称Corti器); 位觉感受器:壶腹嵴(感受头部旋转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斑(感受头部静止的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水平方向))和球囊斑(感受头部静止的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垂直方向))。 1、(熟悉)外耳 (1)组成:耳郭、外耳道、鼓膜 (2)特点: ①内含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 ②皮下组织薄,故外耳道皮肤疖肿时疼痛剧烈并妨碍声波传导 ③外耳道弯曲,成人检查鼓膜时需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可使外耳道变直,婴儿外耳道宽短直检查时需拉耳郭向后下方。 (3)鼓膜 位置: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形态:为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 分布:鼓膜上1/4的三角区为松弛部是鼓膜穿孔的好发部位,下3/4为紧张部 光锥:在活体,鼓膜紧张部的前下部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判断鼓膜是否凹陷的标志。中耳的一些疾患可引起光锥改变或消失。 2、(掌握)中耳鼓室 6 个壁【别称】的组成和鼓室内容物。 (1)6 个壁:上壁(盖壁、下壁(颈静脉壁、前壁(颈动脉壁、后壁(乳突)外侧壁 (鼓膜壁)、内侧壁(迷路壁) 、上壁(盖壁)、下壁(颈静脉壁)、前壁(颈动脉壁)、后壁(乳突壁) ★内侧壁:即迷路壁,該壁中部有一圆形隆起,称为岬,后上方有一卵圆 形小孔称前庭窗或卵圆窗,后下方有一圆形小孔称蜗窗,或称圆窗,有膜 封闭,称第二鼓膜。前庭窗和锥隆起是中耳手术确定面神经的重要标志。【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一弓形隆起,称面神经管,内藏有面神经】 ♦盖壁(中耳疾患可侵袭此处)与颅中窝相邻 (2)鼓室内容物: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最小)、两块肌肉(骨膜张肌和 镫骨肌)及一根神 经(鼓索)鼓室的位置及交通:位于颞骨岩部 3、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是沟通鼻咽部与鼓室的一条管道,其作用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均衡。 前内下 2/3 为软骨部,后外上 1/3 为骨部, 两部交界处管腔最为狭窄,称咽鼓管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宽,接近水平位(宽短直),因而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导致中耳炎。 4、内耳(掌握) (1)骨迷路:颞骨岩部骨密质围成的骨性隧道,(选择,从前内到后外)包括耳蜗、前庭、骨半规管3部分。 (2)膜迷路:套于骨迷路中的密闭膜性管腔或囊。 耳蜗:(选择)蜗螺旋管围绕蜗轴盘2又3/4圈。 蜗管:下壁的螺旋膜上有螺旋器(重点),又称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周围神经系统 (总论)周围神经系统是指除中枢系统以外、分布于全身各处的神经结构和神经组织。可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是连接于脊髓的周围神经部分,共31对。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由前根和后根组成。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内,由运动性神经根丝构成,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内,由感觉性神经根丝构成。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和脊神经节段的区别 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根丝附着处即是一个脊髓节段 ) 脊神经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由脊神经前、后根合成的脊神经干均在椎间孔处穿出,所以马尾的损伤有可能累及脊神经,导致运动和感觉的障碍。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纤维、内脏传入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 脊神经分支:脊神经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四支,这些分支包括前支、后支、脊膜支、交通支。除12对胸神经外,其余脊神经前支共形成四个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由这些神经丛发出神经分支分布于身体的效应器和感受器。 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相互交织构成,该丛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颈丛分支有皮支(分布于皮肤)、肌支(分布至深层肌)、交通支(和其他神经相互连接)。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深面集中后,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然后散开行向各方,分布于一侧颈部及周围的皮肤。颈丛皮支由深面浅出的部位是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的重要阻滞点,故临床又将其称为神经点。 颈丛分支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这四支都是皮支,且共同浅出的部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膈神经(混合型神经,即含运动性神经纤维又含感觉性运动纤维,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的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和膈肌以下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膈神经受到损伤后,主要影响同侧半膈的功能,表现为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到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7.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交织汇集而成。(根、干、股、束) 臂丛的分支有锁骨上分支和锁骨下分支。锁骨上分支主要分支掌握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前锯肌瘫痪会出现以肩胛骨内侧缘翘起为特征的“翼状肩”体征) 锁骨下分支主要掌握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腋神经(从臂丛后束发出,与旋肱后血管伴行向后外方向,穿腋窝后壁的四边孔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发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余部纤维自三角肌后缘穿出后延为皮神经,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区上部的皮肤,称为臂外侧上皮神经 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和使用腋杖不当所致的重压,都有可能造成腋神经的损伤,导致三角肌的瘫痪,引起方肩,此表现为臂不能外展,肩部和臂外上部皮肤感觉障碍,由于三角肌萎缩,患者肩部失去圆隆的外形。 肌皮神经(分布于臂部前肌群,肱肌和肱二头肌)(自臂丛外侧束发出后,向外侧斜穿喙肱肌,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发支分布于行进途中的三肌。此外另有纤维在肘关节稍下方,从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前臂外侧份的皮肤,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肱骨骨折和肩关节损伤时可伴发肌皮神经的损伤,此时表现为屈肘无力以及前臂外侧部皮肤感觉的减弱。) 正中神经(混合性纤维,运动纤维支配第一、二蚓状肌和鱼际肌(拇收肌除外)感觉纤维分布于桡侧半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皮肤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皮肤,但在拇指的分布仅为远节指背皮肤。在腕管内,正中神经也易因周围结构的炎症、肿胀和关节的病变而受压损伤,出现腕管综合症,表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呈猿掌,同时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皮肤和桡侧半手掌出现感觉障碍) 尺神经在臂部不发任何分支,支配小鱼际表面的皮肤、小指掌面皮肤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 容易损伤的部位包括肘部肱骨内上髁后方、尺侧腕屈肌起点处和豌豆骨外侧。尺神经在上两个部位受损时,运动障碍表现为“爪形手”。 桡神经分布于前臂后肌群10块肌肉、手背外侧半、手指外侧两指半,桡神经受损会出现“垂腕状” (1)手部皮肤的神经分布 (2)腋神经(三角肌)、胸背神经(背阔肌)、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桡神经(肱三头肌)、尺神经(拇收肌、股间肌)支配的肌肉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四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的前方 股神经:分布在大腿前肌群和大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 股神经受损后表现为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闭孔神经:分布在大腿内侧面肌群 骶丛由来自腰丛的腰骶干和所有骶、尾神经前支组成。腰骶干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和第5腰神经前支的所有纤维在腰丛下方合成。 分支(掌握)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掌握):分布于大腿后肌群(考点:神经走行、位置)全身直径最粗大、行程最长的神经。从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深面下行到达股后区,继而行于股二头肌长头的深面,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终支 1)胫神经 分布于小腿后肌群 2)腓总神经 腓浅:分布于小腿外侧肌群、足背和第2~~5趾背的皮肤 腓深:小腿前肌群、足背肌及1、2趾相对缘的皮肤 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第十二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十二肋的下方,又称肋下神经 10.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以及各丛主要分支名称 名称 组成 位置 重要分支

颈丛 C1~4 胸锁乳突肌深面,肩胛提肌和中斜角肌表面 枕小神经枕部和耳廓后面上 1/3 的皮肤、耳大神经(耳廓及其周围皮肤)、颈横神经(颈前部皮肤)、锁骨上神经颈前区,第二肋以上胸壁,肩部皮肤、膈神经膈肌运动,膈下部分腹膜感觉)

臂丛 C5、6 前支合成上干 C7 前支延为中下干。每个干分前后两股,上中干前股合为外侧束,下干前股为内侧束,三干后股合为后束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胸长神经(前锯肌)、胸背神经(背阔肌)、肌皮神经(发自外侧束,发出肌支支配臂前群肌,终支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正中神经(发自内、外侧束,支配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手背面尺侧两个半手指感觉)、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支配掌面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桡神经、腋神经(三角肌和小圆肌运动

胸神经

T1~12 肋间隙或肋下 肋间神经(支配耻骨肌、缝匠肌和股四头肌的运动)、肋下神经

腰丛 T2,L1~4 腰椎两侧,腰大肌的深面 股神经、闭孔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骶丛 L45,S15,Co 骶骨、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坐骨神经(有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个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

第二节 脑神经总论 (1)12 对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 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记忆歌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车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2)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一般/特殊)躯体感觉纤维、(一般/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一般/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3)据各脑神经所含的主要纤维成分和功能,大致分为三类:①感觉神经【Ⅰ、Ⅱ、Ⅷ、.】:嗅【Ⅰ】、视【Ⅱ.】和前庭蜗神经【Ⅷ】、;②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动眼、滑车、展、副和舌下神经;③混合神经【V、VII、IX、X】: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经。

  1. 十二对脑神经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分布。 (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1)嗅神经(olfactory n.):感觉性神经,传导嗅觉。连脑:端脑 出颅:筛孔 ♦ 行程:上鼻甲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黏膜嗅细胞的神经突的纤维→嗅丝→筛孔→嗅球(端脑)

(2)视神经(optic n.):感觉性神经,传导视觉冲动。 ♦ 行程: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巩膜筛板→视神经→视神经管→颅中窝→垂体前外方→视交叉→左、右视束→外侧膝状体

(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运动性神经——核团: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 ♦ 行程: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切迹边缘和蝶鞍后床突侧方前行,穿经海绵窦外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出颅

♥分支:经眶上裂入眶后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支配上睑提肌和上直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另外来自动眼神经副核的副交感节前纤维随着动眼神经走行,后从下斜肌支 中分出后进入睫状神经节,在节内换元后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4)滑车神经(trochlear n.):运动性神经——核团:滑车神经核 ♦ 行程:神经起自中脑下丘平面的滑车神经核,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向背外侧弯曲走行,在上髓帆内左右完全交叉,并在脑干的背面下丘尾侧出脑,神经根绕中脑外侧面行向腹侧,经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前行进入海绵窦,沿海绵窦外侧壁向前,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是唯一一对从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 (5)三叉神经(trigeminal n.):最粗大的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 连脑: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之间 ♥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 分布:支配咀嚼肌运动;分布头面部皮肤,眼球、鼻腔、口腔粘膜,舌前 2/3 粘膜,牙及牙龈的一般感觉 1)眼神经(ophthalmic n.)(感觉性):自三叉神经发出后,穿行于海绵窦外侧壁,伴行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下方,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和鼻睫神经;分布于视器、眼裂以上和鼻背皮肤。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感觉性):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穿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入翼腭窝上部,主干进眶下裂续为眶下神经。分支有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等分支,分布于上颌牙和牙龈、口腔顶及鼻腔和上颌窦黏膜、部分硬脑膜及睑裂与口裂之间皮肤。 3)下颌神经(mandibular n.)(混合性):从三叉神经节向前下经卵圆孔出颅达颞下窝,有耳颞 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咀嚼肌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牙及牙龈、舌 前 2/3 及口腔底黏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皮肤,咀嚼肌。是三叉神经3大分支中最粗大的一支。 (6)展神经(abducent n.):运动性神经——核团:展神经核 ♦ 行程:神经起自脑桥被盖部的展神经核,在延髓脑桥沟中线外部出脑,前行至颞骨岩部尖端,自后壁穿入海绵窦。在窦内沿颈内动脉外下方前行,经眶上裂穿眼外肌总腱环入眶,支配外直肌

〄展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眼球外直肌瘫痪,产生内斜视。 (7)面神经(facial n.):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面神经核、上泌涎核、 孤束核及三叉神 经脊束核 ♦ 行程:延髓脑桥沟→内耳门→内耳道底→面神经管→茎乳孔出颅→颞下窝→穿腮腺到面部

✈神经节:①翼腭神经节,在面侧区深部,翼腭窝上部,上颌神经下方。②下颌神经节,在下颌下腺的上方,舌神经下方,与舌神经相连。 ♥主要分支: 1)鼓索(chorda tympani):为面神经管内分支,在颞下窝处加入舌神经,分布于舌前 2/3 味蕾并在下颌下神经节换元,管理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2)岩大神经:在翼腭神经节换元,管理泪腺、腭及鼻黏膜的腺体分泌。 3)颅外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分布于表情肌。 (8)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位听神经):感觉性神经——核团组成:前庭神经核和 蜗神经核 ♦ 行程: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延髓脑桥沟)连于脑,经内耳门入颅

(9)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含纤维成分最多的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 行程: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向前外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一起穿过颈静脉孔前部出颅

♥主要分支: ①舌支:舌后 1/3 黏膜和味蕾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②咽支:咽肌和咽黏膜的感觉信息,参与咽部的反射活动。 ③鼓室神经:舌咽神经下神经节→颈静脉孔前方的鼓室小口→鼓室→形成鼓室丛→岩小神经→耳神经节换元→腮腺。 ④颈动脉窦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耳神经节在面侧深部,位于卵圆孔下方,紧贴下颌神经内侧。 (10)迷走神经(vagus n.):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孤束核和三叉 神经脊束核 ♦ 行程:橄榄后沟中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之间后方→颈 根部。 左迷走神经: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主动脉弓左前方→左肺根后方→食管前丛、左肺丛→迷走神经前干→食管裂孔→腹腔。 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脉前方→气管右侧→右肺根后方→食管后丛、肺右丛→迷走神经后干→食管裂孔→腹腔。 ♥主要分支: 1)颈部分支:喉上神经内支分布咽,会厌、舌根及声门裂以上黏膜,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下行, 支配环甲肌;颈心支→心丛→心脏。 2)胸部分支:左喉返神经绕主动弓、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气管食管间沟→喉下神经→ 喉肌(环甲肌除外)、声门裂以下喉黏膜。 3)腹部分支:迷走神经前干分出肝支分布于肝、胆囊;胃前支分布于胃前壁,“鸦爪”分布于 幽门部前壁。迷走神经后干分出腹腔支参加腹腔丛,分布于肝、胆、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 上消化管;胃后支分布于胃后壁;“鸦爪”分支分布于幽门部后壁。 (11)副神经(accessory n.):运动性神经——核团:副神经核 ♦ 行程:神经于延髓橄榄后沟下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

♠ 分布: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副神经损伤时,由于胸锁乳突肌瘫痪致头不能向患侧侧屈,面部不能转向对侧。斜方肌瘫痪,可致患侧肩胛骨下垂。 (12)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运动性神经——核团:舌下神经核 ♦ 神经连于延髓,经舌下神经管出颅

☻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 ★脑神经小结 1、经颈静脉孔出颅的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2、经眶上裂出颅的脑神经: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3、含有内脏运动纤维的脑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 经 4、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舌咽神经——舌后 1/3 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面神经—鼓索——舌前 2/3 味觉 三叉神经第三叉传导舌前2/3的一般感觉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运动神经是指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分泌,调节和控制新陈代谢活动的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低级中枢

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灰质前柱(有一定边续性) 脊髓灰质胸、腰节侧柱、脑干及骶副交感核(相对较分散)

效应器 骨骼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自低级中枢至效 应器的神经通路 仅一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低级中枢 由两级神经元构成, 有节前、节后纤维之分

神经纤维特点

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 传导速度较快 为较细的无髓或薄髓纤维, 传导速度较慢

支配器官形式 仅以一种纤维独立支配 常为交感、副交感纤维双重支配

机能特征 受意识支配 不受意识支配

分布特点

直接到达效应器

在器官附近壁内先形成丛, 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

8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位置 脊髓T1-L3灰质第VII板层外侧角的中间外侧核 脑干的内脏运动神经核, S2-4骶副交感核

神经节位置

椎旁节和椎前节 (位于脊柱周围) 器官旁节和壁内节 (位于器官周围)

节前、节后纤维长度

节前纤维短 节后纤维长 节前纤维长 节后纤维短

分布范围

全身血管及胸、腹、盆内脏的平滑肌、心肌、腺体及竖毛肌、瞳孔开大肌 胸、腹、盆内脏的平滑肌、心肌、腺体(肾上腺髓质除外)、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作用

兴奋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抑制消化系统、腺体分泌 抑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兴奋消化系统、腺体分泌

交感干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由交感神经椎旁节和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的两侧。 主要的椎前节:腹腔神经节(成对)主动脉肾神经节(成对)肠系膜上神经节(不成对)肠系膜下神经结(不成对) 牵涉痛的概念: 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中枢神经系统 1.(重点)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熟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白质、灰质、纤维束、神经核、神经节和神经的概念)。 (1)灰质和皮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灰质(gray matter)。在大、小脑表面形成一个灰质层称皮质(cortex)。 (2)白质和髓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成白色,称白质(white matter)。分布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又称髓质(medulla)。 神经核和神经节: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在一起,在中枢神经内称神经核(nucleus),在周围神经内称神经节(ganglion)。 4)纤维束和神经:在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走在一起,称纤维束(tract fasciculus),周围神经中神经纤维都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结构,称神经(nerve)。 3.(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spinal cord)位于椎管,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称脊髓圆锥。于第 1 腰椎体下缘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脊髓全长有 2 个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和 6条纵沟(单一的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对后中间沟区分薄束和楔束)。脊髓末端平面以下垂直下行的腰、骶和尾神经称为马尾。 脊髓节段概念:与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脊髓节段共分 31 个 4.(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 脊髓节段 与同序数椎骨对应关系

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C5~T4 比同序数椎骨高 1 个椎骨

T5~T8 比同序数椎骨高 2 个椎骨

T9~T12 比同序数椎骨高 3 个椎骨

L1~5 平对第 10、11 、12胸椎体

S1~Co 第 1 腰椎体

6.(掌握) 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脊髓中央是“H”形灰质,由背侧到腹侧分为后角(含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和背核)、中间带(含中间外侧核第一胸节至第三腰节的中间带向外突出形成侧角,内有中间外侧核和中间内侧核)和前角(含前脚运动神经元),对应 Rexed 的 10 个板层。 7.(掌握)白质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 (1)薄束和楔束(分界标志为后中间沟):均位于后索。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位于后索的内侧部,起自同侧 T5 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位于薄束的外侧,起自同侧 T4 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功能是向大脑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由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组成,起自对侧脊髓灰质Ⅰ层和Ⅳ~Ⅷ层。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束的前半部,传导后根细纤维传入的痛、温觉信息;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前根纤维的内侧,传导由后根的粗纤维传入的粗触觉和压觉信息。 (3)皮质脊髓束(corticonuclear tract):人类脊髓中最大的下行束,功能为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起自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其他一些皮质区,下行到延髓时,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外侧索中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止于 3~9 层),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前索最内侧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止于 8~9 层)。 (4)红核脊髓束:调节屈肌的活动和肌张力。 (5)前庭脊髓束:调节伸肌肌张力,以及维持体位和平衡。 8.(熟悉)脊神经总论:脊神经(spinal never)共 31 对,每对借前根(运动性)和后根(感觉性)与脊髓相连,两者在椎间孔附近汇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汇合前,在椎间孔附近后根上有一膨大的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a)。31 对脊神经由 8C、12T、5L、5S 和 1Co 组成。

1-6板层为后角,1-4接受痛温触压觉初级传入纤维,5,6接受本体感觉传入纤维,8,9位于前角,8层为中间神经元,9层为前角运动神经元。7层为腰骶膨大,10层为灰质前联合和灰质后联合

9.(重点)脑的分部:脑(brain)位于颅腔内,包括端脑(telencephalon)、间脑(diencephalon)、小脑(cerebellum)、中脑(mesencephalon)、脑桥(pons)和延髓(medulla oblongata)等 6 个部分。

  1.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1)脑干(brain stem)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 3 部分构成。脑干向上经中脑与间脑和端脑相连,向下经延髓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 (2)脑干的外形之腹面观 1)延髓:位于脑干最下段,形似倒置的锥体形。 ①延髓脑桥沟:延髓与脑桥的分界线。 ②锥体(pyramid):腹侧面的正中有前正中裂,其上部两侧的纵行隆起为锥体。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 ③橄榄:延髓上部,锥体背外侧的卵圆形隆起为橄榄。橄榄和锥体之间的前外侧沟中有舌下神经根出脑。在橄榄的背外侧,自下而上依次有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根进出脑。 2)脑桥:腹侧面为宽阔而膨隆的基底部,在基底部正中有纵行的基底沟,基底部向两侧移行变细为小脑中脚。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临床上称为脑桥小脑三角。 背侧面形成菱形窝的上半部,脑桥与中脑的移行部缩窄为菱脑峡,此区有小脑上脚、上髓帆及丘系三角。丘系三角是小脑上脚上段腹外侧的三角区。 3)中脑①腹面观:两侧有两个斜向外上方的柱状隆起,称大脑脚。左、右大脑脚之间的深窝称脚间窝。动眼神经根从脚间窝外侧壁出脑。 ②背面观:两对圆形隆起,下方一对称下丘管听觉,接内侧膝状体),上方一对称上丘(管视觉,接外侧膝状体)。
  2. (掌握)脑干主要脑神经核(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孤束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
  3. (掌握)特殊躯体感觉核:蜗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
  4. (掌握)一般躯体感觉核: (1)三叉神经脊束核:为一般躯体感觉核。从脑桥向下延伸到延髓及颈髓上段,接受头面部的痛觉和温度觉。 (2)三叉神经脑桥核:为一般躯体感觉核。位于脑桥中部,接受头面部的触觉。 (3)三叉神经中脑核:接受头面部骨骼肌本体感觉
  5. (掌握)一般内脏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从延髓向上延伸到达脑桥下段,接受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传入的味觉及一般内脏感觉冲动。
  6. (掌握)一般内脏运动核: (1)迷走神经背核:为一般内脏运动核。位于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支配胸腹腔器官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2)动眼神经副核:为一般内脏运动核。位于中脑,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活动。 (3)上泌涎核,司舌下腺、下颌下腺、泪腺分泌 (4)下泌涎核,司腮腺分泌。
  7. (掌握) 一般躯体运动核: (1)舌下神经核:为一般躯体运动核。位于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部,支配舌肌。 (2)动眼神经核:为一般躯体运动核。位于中脑上丘平面,支配上睑提肌、内直肌、下直肌、上直肌和下斜肌。 (3)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 (4)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8. (掌握)特殊内脏运动核: (1)疑核:为特殊内脏运动核。位于延髓上部,支配咽喉肌 (2)面神经核:为特殊内脏运动核。位于脑桥下部,支配面肌。 (3)三叉神经运动核:为特殊内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支配咀嚼肌。 (4)副神经核,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9. (掌握)薄束核和楔束核的部位及性质:延髓薄束结节深方的薄束核和楔束结节深方的楔束核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的中继核。
  10. (掌握)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 上行 (1)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核发出的纤维走向中央管的腹侧,在中线越边,构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就在中线的两侧继续上行,称内侧丘系,最终终止于间脑的背侧丘脑。 (2)脊髓丘系:即来自脊髓的脊髓丘脑束,纵贯脑干的外侧部,上行至背侧丘脑。 (3)外侧丘系: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横行过中线构成斜方体,在脑桥外侧部同未交叉纤维一起上行称外侧丘系,主要止于下丘核传导两侧听觉冲动。(4)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纤维越过中线组成三叉丘系,紧邻内侧丘系上行,亦至背侧丘脑。 下行 1)锥体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椎体细胞发出下行传导束,称锥体束。其位于脑干的腹侧部分,经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的基底部,到达延髓后位于锥体的深方,于延髓下段大部分纤维交叉越边,构成锥体交叉。 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 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 4)顶盖脊髓束(参与视觉和听觉防御反射,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 5)网状脊髓束(躯干四肢近端肌运动控制)

20.小脑:小脑的位置、外形(小脑半球、小脑蚓),三对小脑脚,小脑的分叶 及各叶的名称,小脑内部四对神经核团的名称和小脑的功能,小脑纤维联系。 (1)位置:小脑位于颅后窝,居脑桥和延髓的背侧,其上面平坦,与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贴近,下面的中部凹陷,两侧呈半球形隆起,依托在颅后窝底。 (2)外形:小脑中间部卷曲为小脑蚓,两侧膨大为小脑半球,小脑上下面均有蚓,前者称为上蚓,后者称为下蚓,下蚓从前向后依次分为小结、蚓垂、蚓锥体和蚓结节。近枕骨大孔外上方,蚓垂两侧小脑半球较膨出的部分称小脑扁桃体(当颅内压增高时,其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常危及生命)。 (3)分叶:以原裂(小脑上面,前1/3、后2/3交界处有一较深的沟,略呈 V 形)和后外侧裂(小脑下面)为界分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前叶后叶合称小脑体)。 (4)功能:①前庭小脑—原小脑—绒球小结叶: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 ②脊髓小脑-旧小脑(包括蚓垂、蚓锥体和前叶):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协调。 ③大脑小脑-新小脑(小脑外侧区):协调肢体的随意运动,使运动更精确(协调肌肉运动)。 ( 5 )小脑核: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

  1. (掌握)间脑

(1)背侧丘脑

又名 包括 传入纤维 传出纤维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 原丘脑 正中核、网状核、板内核 嗅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入纤维 至下丘脑和纹状体等结构,并与这些结构形成往返的纤维联系

特异性 中继核团 旧丘脑 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 腹前核和腹中间核:接受小脑齿状核、纹状体和黑质的纤维,发出纤维到大脑皮质运动中枢,调节躯体运动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由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和脊丘系【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的纤维

联络性 核团 新丘脑 内侧核、外侧核群背层及前核群 接受广泛的传入纤维,与大脑皮质联络区有往返的纤维联系,在功能上与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在背侧丘脑内部有一垂直的Y形白质板称内髓板,在背侧丘脑大致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2)下丘脑(hypothalamus):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两者借下丘脑沟为界。 组成: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下丘脑下面露出脑底的部分由前向后依次为:终板和视交叉(optic chiasma)(向后延伸为视束)、 灰结节(向前下延续为漏斗和垂体)、乳头体内部结构: 分为视上区、视前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①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②室旁核分泌催产素 (3)后丘脑:位于丘脑枕的后下方。(分区不做要求) 内侧膝状体(medical geniculate body):听觉通路在后丘脑的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视觉通路在后丘脑的中继站 22.(掌握)端脑 (1)外形和分叶 1)端脑(telencephalon)也称大脑,借大脑纵裂分为左、右两侧大脑半球,两半球借大脑纵裂底部的胼胝体(corpus callosum)相互连接。 2)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3 个面: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大脑半球借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①额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 ; ②颞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 顶叶: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 枕叶:半球后部,在内侧面为顶枕沟以后的部分;岛叶:在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3叶掩盖的岛状皮质。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结构: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颞上沟、颞下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缘上回、角回、颞横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结构:中央旁小叶、胼胝体、透明隔、距状沟、楔回、舌回、胼胝体沟、海马沟、扣带沟、扣带回 大脑半球底面的结构:嗅束沟、直回、眶回、侧副沟、海马旁回、齿状回、海马(齿状回和海马构成海马结构)嗅束、嗅球 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位于端脑底部的灰质团块)位于白质内,位置靠近脑底,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新纹状体:尾状核+壳,旧纹状体:苍白球。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躯体运动的一个主要调节中枢,近年来发现苍白球作为基底前脑的一部分参与机体的学习记忆等功能) 2)侧脑室:左右各一,分为4部: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伸向额叶,后角伸入枕叶,下角最长伸到颞叶向前达海马旁回钩。容纳脑脊液,参与物质代谢。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与位于两侧间脑之间的第三脑室相通,在中央部和下角有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3) 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功能定位。 1)第1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前部 特点:上下颠倒、左右交叉、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和各部分的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所支配区域功能的重要性和重复性 2)第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3)视觉中枢: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 4)听觉中枢: 颞横回 5)语言中枢(在人类只存在于大脑半球一侧;后天发育形成)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受损,感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顶下小叶角回,受损,失读症 ★身体各部在第 1 躯体运动区投影和第 1 躯体感觉区投影特点是:①上下颠倒(头面部不倒); ②左右交叉;③不成比例(大小与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运动功能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及感觉的敏感程度) (3)大脑半球的髓质:是皮质深处各种联系纤维的总和。包括连合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 1)连合纤维:连合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束,包括胼胝体(corpus striatum)、前连合和穹隆连合; 2)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弓状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和扣 带等; 3)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经过内囊。 23.(重点) 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内囊(internal capsule)为一宽厚的白质纤维板,位于背侧丘脑、豆状核、尾状核之间。 每侧内囊分为前肢、后肢和膝三部分。 (1)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的纤维通过; (2)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有下行的皮质脊 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桥束,以及上行的丘脑中央辐射、丘脑后辐射【包含视辐射】和丘脑下辐射【听辐射】等的纤维通过; (3)内囊膝部:位于前后肢汇合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损伤内囊膝,可出现对侧舌肌和面下部肌肉瘫痪,损伤内囊后肢,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偏瘫,伤及视辐射时可引起偏盲。因此内囊受伤广泛时,患者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对侧偏盲的“三偏”症状。

  1. (了解)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1)组成:①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海马、齿状回);②有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等。 (2)功能:“内脏脑”。①与内脏活动有关;②与情绪和记忆有关;③参与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功能。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肌、腱、骨膜等本体觉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内侧部→脊髓后索→薄束(T5以下)楔束(T4以上)→薄束核、 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丘系交叉→内侧丘系→延髓锥体束背侧→脑桥被盖腹侧→中脑红核背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回小叶后部和中央前回 该传导路损伤后(如后索损伤综合征) ⒈姿势和运动觉丧失,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损伤同侧(交叉下方损伤)和损伤内侧(交叉上方损伤)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⒉实体感觉丧失,相应部位皮肤的精细感觉也丧失,闭眼后无法辨别触摸物体形态和性质 ⒊两点辨别觉丧失 ⒋振动觉丧失无法感觉放在其骨骼上的音叉震动 ⒌Romgberg征阳性 闭目难立征病变部位不同的鉴别: ①后索病变: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站立稳,闭目时不稳。 ②小脑病变:睁眼闭眼均不稳,闭眼加重。 ⒉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pathway for nonconscious proprioception ⑴脊髓小脑后束 躯干和四肢肌、 腱、骨膜等处的深感觉感受器 →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后根→脊髓后角→胸核(第二级神经元)(颈膨大 ⅥⅦ) →同侧外侧索 →脊髓小脑后束→小脑下脚→ 旧小脑皮质脊髓小脑前束 躯干和四肢肌、腱、骨膜等处的深感觉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 脊神经后根→ 腰骶膨大第V~VII层外侧(第二级神经元)→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外侧索→延髓、脑桥、中脑被盖→小脑上脚→旧小脑蚓部 3.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路 ⒈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细和触觉粗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脊髓灰质第Ⅰ、Ⅳ~Ⅶ层后角固有核(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交叉→上升1~2节段→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的合称)→延髓脊丘系,(删除)下橄榄核背外侧→脑桥中脑内侧丘系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回小叶后部 头面部皮肤和口、鼻腔粘膜的痛、温度觉和触觉的感受器→三叉神经节、舌咽神经上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膝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1)降支→三叉神经脊束(痛、温度觉)→三叉
神经脊束核(第二级神经元胞体) (2)升支(触,压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第二级神经元胞体)

→交叉至对侧→三叉丘系又称三叉丘脑系(内侧丘系背外侧)→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

视觉传导通路 4.视觉传导通路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中来自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视辐射→内囊后肢→端脑距状沟上下的视区皮质(视觉中枢) 少量视束纤维→上丘臂→上丘核→顶盖脊髓束→脊髓(完成视觉反应) 5.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视神经→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6.听觉传导通路:内耳螺旋器的毛细胞→蜗神经节的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前庭蜗神经的蜗根→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纤维交叉→斜方体→外侧丘系→下丘(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下丘臂→内侧膝状体(第四级神经元胞体)→听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的颞横回(听觉区) 运动传导通路 1.锥体系由上、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为位于大脑皮质的传出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为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通路的最后公路。 皮质脊髓束(锥体束经内囊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椎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下行至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和脑桥基底部至延髓椎体。在椎体下端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为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核束(锥体束经内囊下行至脑干内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的纤维束):又称皮质脑干束,有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聚集而成,下行经内囊膝至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大部分终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除支配面下部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至接受单侧(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层次:脑和脊髓表面有 3 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有保护和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 2、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相延续,下部在第2骶椎水平包裹马尾,末端附于尾骨。 (重点,名解)硬膜外隙(epidural space) :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和韧带之间的疏松间隙称为硬膜外隙,略呈负压,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就是将药物注入此隙。 脊髓蛛网膜为半透明的薄膜与脑蛛网膜相延续。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有较宽阔的间隙称为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内含脑脊液,自脊髓下端至第二骶椎水平扩大为终池 软脊膜:薄而富有血管,向上经枕骨大孔与软脑膜相延续,向下在脊髓圆锥下端移行为终丝。软脊膜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齿状韧带,脊髓借齿状韧带和脊神经根固定于椎管内。 脑的被膜 (1)硬脑膜:特点 1.由两层合成.外层为骨内膜层,内层为脑膜层 2.硬脑膜与颅盖骨连接疏松,易于分离,硬脑膜在颅底处与颅骨结合紧密。3.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内面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硬脑膜窦,窦内含静脉血,引导脑静脉回流。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位于蝶鞍两侧,为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颈内动脉和展神经在窦内穿过。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海绵窦主要接受大脑中动脉、眼静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向前借眼上静脉和眦静脉和面静脉相通;向后外借岩上窦和岩下窦连通横窦和颈内静脉;向下经卵圆孔的小静脉和翼状静脉丛相通 脑蛛网膜:贴于硬脑膜内面。 蛛网膜下隙大小不一,此隙在某些部位膨大称蛛网膜下池。蛛网膜下池包括小脑与延髓之间的小脑延髓池。蛛网膜靠近硬脑膜,特别是在上矢状窦处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脑脊液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软脑膜 4.脑室的名称、位置。 (1)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中央部位于顶叶;前角伸入额叶;后角伸入枕叶;下角伸入颞 叶。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2)第三脑室:位于两侧间脑之间的矢状间隙,前部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后经中脑水管 与第四脑室相通。 (3)第四脑室: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为第四脑室,它向上借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续为延髓下部和脊髓的中央管,并借脉络组织上的三个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5.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的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脉络丛(choroid plexus)产生的脑脊液,经左、右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 第四脑室,然后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最后经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中,汇入颈内静脉。 6.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及其意义。 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围绕着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通而成。该动脉环将两侧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相互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7.脑的动脉: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分支供血,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血。因此脑的动脉分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 (1)颈内动脉分为4段: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和前床突上部。其中海绵窦部和前床突上部合称为虹吸部,常呈U形或V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分支:①大脑前动脉:在视神经上方行向前内,进入大脑纵裂,两侧借前交通动脉相连、沿胼胝体 背侧向后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内侧面、额叶底面、背外侧面上缘。 ②大脑中动脉:进入半球外侧沟,行向后外,分布于大脑背外侧面大部、岛叶,发中央支至 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又称溢血动脉或危险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导致脑出血,将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80%的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大脑中动脉)③脉络丛前动脉 ④后交通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