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后街

rainoffallingstar 于 2018-11-03 发布

十年了,后街

今天突然放弃了古典乐,回过头,在读文献读懵的状态下,在喜欢列表里随便点了一首,是后街的《incomplete》。

听了突然有点想流出泪来。

自己默默算了一下,自己听后街,已经十年了。

“有时候哼着某一首歌的旋律写作文,有时候听着鼓点看一本厚厚的书自己泡茶喝,有时候听着就落下泪来,很难过就把声音调大自己跟着嘶吼。”我在多年前一篇小说的跋里面写道,“因为有时候很坚强,有时候很脆弱。”

那篇文字是《山雨何处栖》,一直压在自己的文件底里,一度认为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了。

那年我高二。

到了高三,没有什么时间听歌,每天都不亚于一种疯狂,偶尔听歌,在低潮的时候,是《make believe》和《unmistakable》。一首新专的,一首旧歌。起起浮浮,还是它们陪我最多,那个时候没带手机,也没带平板,借了小马的英语复读机,插上内存卡,一边听,一边看厚厚的旧唐书。

最开始听的时候在小学,大概五年级的时候,在堂哥一堆碟片里面翻出后街的专辑,对英语一窍不通,还是觉得好听得不行。那张专辑,第一首歌是《the call》,第二首是《shape of my heart》,其实听得最多的是《the one》或者是《i w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经常趁着爸妈不在家,在房间里放,现在想起来算是一种扰民。

其实想起来,那些歌里的歌词自己一直没有听懂过,也许是到了高中以后才稍稍听懂一些,看着歌词,初中的时候,最常听的,还是《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gly》,《just want you to know》,还有《i promise you》,带了一个手机去学校听歌,幸运地躲过了保卫科老师的无数次搜查,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悄悄放过了我,总之很感激。

过着与世隔绝的住宿生活,我听的歌都是拜托能回家的同学下载的,小浩,小浪,还有一些善良的女同学,当时做着班长,成绩也还行,也听说了很多关于青春的风流,听着歌开始写那些故事,还很有意思的说自己的文集是《不染心》,年少总是多感,听着歌写着稚嫩的文字,少年心事,写到动人处也想和着节拍拍手,跟着哼两句。

后来有人评价我的文字,很华丽。但我却不觉得有多华丽,大概是沾染了后街的旋律,所以已经习以为常。

现在想起来,好多的重要时刻,或者说是低谷时候,都是在听后街。

高考成绩揭晓那天,查完成绩之后,我听了一个下午的后街,我都已经忘记是怎样平息自己的心态,精神,所有对前尘,对过往的顾虑,记得我还对来找我聊天的下一届雏凤的社长说,别问成绩了,然后她只是说,有个编辑部成员想加我的qq,然后我就是对她说,你跟她说清楚,可以加,但是别问我成绩。

那个下午,我一度以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败涂地地,我还跟袁夫子说,自己考了多少分,可能汉语言文学可以有一些好的学校。尽管自己知道其实不能比较。她也只是安慰我说,不留遗憾就好,如此云云。我自己也终于接受了一切,那天听得最多的是《show me what you are made of》,powerful。

然而我现在却是学医的了,也是一种机缘。

高考后写的一篇文字《MR.cao》,听的是《figure you out》。

但是很奇怪的是后来写《世界在目指处》的时候,我却没有听后街了,不知道为什么,从那以后,听得就少,慢慢的王菲、李宗盛、林志炫,似乎忘记了一些东西,把一些东西抛弃了。

怎么会真的丢了呢?其实只是突然认识了更多的东西,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然后痛苦地成长了。成长是痛苦的,学习是痛苦的,完成自己是痛苦的,欧丽娟如是说。

十年到如今,渐渐闭着眼睛也能听懂每一个词,也许也能够跟着唱两句吧,偶尔听听那《safest place to hide》,或者是《i still》,像珍藏了很久的酒。“醉生梦死”。

听到《i still》其实很喜欢里面有两句,

“And when i am looking back,

how we were young and stupid.”

有时候想想,其实有些喜欢很多年前那个傻傻的无知的自己。

毕竟一晃十年。

有所成。